杨梅山
①在今江西定南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定南县:杨梅山在“县(治今老城镇)北百里,为县境要隘。嘉靖四十五年,贼魁赖清规等为乱;郡守黄扆单骑入下历,招抚之。贼防稍懈,抚臣吴百朋督参将蔡汝兰等进兵,首破杨梅牌,断贼右臂”。即此。
②即今湖南宜章县东北杨梅山镇。粤汉铁路有白杨支线通此。
③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南越州镇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越州卫:杨梅山在“卫(治今越州镇)东十五里。多杨梅树,因名”。
①在今江西定南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定南县:杨梅山在“县(治今老城镇)北百里,为县境要隘。嘉靖四十五年,贼魁赖清规等为乱;郡守黄扆单骑入下历,招抚之。贼防稍懈,抚臣吴百朋督参将蔡汝兰等进兵,首破杨梅牌,断贼右臂”。即此。
②即今湖南宜章县东北杨梅山镇。粤汉铁路有白杨支线通此。
③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南越州镇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越州卫:杨梅山在“卫(治今越州镇)东十五里。多杨梅树,因名”。
在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城内正中。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》 载: 清远楼 “在宣化县治东。明成化中都御史秦纮建。上置钟以司昏晓”。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 (1482)。楼三层,高17米,建于高7.5米的砖砌墩台
隋大业初改彭蠡县置,为九江郡治。治所即今江西九江市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江州浔阳县:“炀帝改为湓城,取县界湓水为名。” 唐初改为浔阳县。古县名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以彭蠡县改名,以县界湓水得名。治今
①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98临海县:白鹤山“在县东二十里。上有深湖,中有磐石,前有石鼓,俗传石鼓鸣则兵乱”。②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二十六里。《寰宇记》卷94引《吴兴记》云:“昔乌程人姚紾化为白
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梅林村。旧属怀远县,清雍正九年 (1731) 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。清雍正九年(1731年)于此设巡检司。
在今福建上杭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上杭县:“九十九段隘在县西南六十里。”
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天河镇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天河县: 高寨山在 “县西二十里。旧县治在其下,其相近者曰北陵山,麓有水泉”。
西汉置,属胶东国。治所在今山东莱西市东北二十里周格庄乡东南古城里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莱西市东北周格庄东南。属胶东国。东汉废。
即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。在今广东广州市起义路(原维新路) 100号之1。此处在清代原为抚标右营的府署,后为国民党政府的广州市公安局。1927年12月11日,共产党人张太雷、苏兆征、叶挺、叶剑英、恽代英、
在今甘肃金塔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40酒泉县:白亭海“在县东北一百四十里。一名会水, 以众水所会,故曰会水。以北有白亭,故曰白亭海。方俗之间,河北得水便名为河, 塞外有水便名为海”。
①《禹贡》九河之一。《尔雅·释水》郭璞注以为“河势上广下狭,状如马颊”,故名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高唐州载:“亦名旧黄河。 自直隶开州(今河南濮阳),流经朝城县及莘县、堂邑、观城、清平县界, 又历夏津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