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大观四年 (1110) 改瑕县置,为袭庆府治。治所即今山东兖州市。因在嵫山之阳,故名。金、元为兖州治。明洪武初省入兖州,十八年(1385) 复置,为兖州府治。成化七年 (1471) 改为滋阳县。古
南朝梁、陈间置,属合浦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六靖镇。以陆水为名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辩州,寻属禺州。贞元中改名罗辩县。后复名陆川县,唐末改属容州。北宋淳化五年(994)迁治今陆
明南京城门名。在今江苏南京城北。因开门即可遥遥望见钟山 (今紫金山),故名。此门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。
五代汉乾祐元年 (948) 置,治所在解县(今山西运城市西南三十五里解州)。北宋辖境相当今山西运城市及闻喜县地,金以后扩大至今夏县、芮城、平陆等县地。金兴定四年 (1220) 移治平陆县(今平陆县西南
即今湖北南漳县西长坪镇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三》:长坪镇“在南漳县西一百里”。(1)在湖北省南漳县西北部。面积258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园,人口1000。1952年为长坪区,1958年为长
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南二十九里腰站。旧属罗次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
即漠谷。一作莫谷。在今陕西乾县北三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建中四年 (783),朱泚围奉天,杜希全等入援,上 “命希全等从漠谷进”,为朱泚所败。五代梁开平二年 (908),“刘知俊及佑国节度使王重师大破
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交涧水出吴山,东南流入河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41平陆县:交涧水“出县西北五里中条山,东西二沟,流与中涧合,俗名三汊涧,流注于河”。
又作棐。春秋郑地。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二十五里。《春秋》: 宣公元年 (前608),“宋公、陈侯、卫侯、曹伯会晋师于棐林,伐郑”。杜注: “郑地。荥阳宛陵县东南有林乡。”古邑名。又作棐、斐。春秋郑邑。在
明正统十年 (1445) 巡抚马恭置,属绥德州。即今陕西横山县东北四十里波罗镇。以有波罗寺为名。清改波罗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