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果山
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南二十七里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 “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,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。”
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南二十七里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 “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,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。”
①东晋改南行唐县置,北魏属常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东北三十里故郡村。太和十四年(490)于县置唐郡。熙平中移治犊乾城,即今治。隋属恒山郡。唐属恒州,长寿二年(693)改名章武县,神龙元年(705)复
元置,在今陕西宁强县东北大安镇。元置。即今陕西省宁强县北大安驿。为凤翔、兴元和广元、成都间交通要驿。
即今广东顺德市西北伦教镇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16:顺德县有“伦教墟”。
西汉置,属右扶风。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县(虢镇) 西千河入渭处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千河与渭河汇合处。属右扶风。东汉初废。
秦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十五里楚皇城遗址。西汉惠帝三年 (前192) 改为宜城县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。属南郡。西汉惠帝三年(前192年)改名宜城县。
西晋惠帝置,属秦州。治所在狄道县(今甘肃临洮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及临潭、临洮、岷县和青海贵德、尖扎、循化等县地。十六国前凉张骏改为武始郡。唐天宝三年(744)复置狄道郡,治所仍在狄道县。
亦名印山、石宝山。在今四川忠县东北长江北岸石宝寨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1咸淳府:石宝山“在临江县东五十里”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1忠州;石宝山“在州东五十里。一名玉印山”。道光《忠州直隶州志》卷1:玉印
①在今安徽黟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黟县: 黄堆山 “在县北三十里。高十余里。绝顶平坦”。②在今陕西大荔县西。《新唐书·代宗纪》: 广德元年 (763),“党项羌寇同州,郭子仪败之于黄堆山”。即此。
在今四川越西县境。《宋史· 蛮夷传四》: 淳熙二年 (1175),“两林蛮王弟笼畏及酋长崖来率部义等攻邛部川之笼瓮城,不克,大掠而去”。
①东魏武定八年(550)分良城县置,属武原郡。治所在今江苏邳州市境。后废。②辽置,为开州治。治所即今辽宁凤城市。金废。③1932年改阿迷县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开远市。1931年《阿迷县长蒋子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