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东塔
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驻地林东镇。有南北二塔: 南塔位于镇南,为八角七檐空心砖塔; 北塔位于镇内,为五檐六角密檐式砖塔,俱为辽代建筑。
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驻地林东镇。有南北二塔: 南塔位于镇南,为八角七檐空心砖塔; 北塔位于镇内,为五檐六角密檐式砖塔,俱为辽代建筑。
即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同口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安州图:东南有同口村。
即今河北遵化县南河。 《明史·地理志》遵化县: “西南有梨河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遵化直隶州一》: 梨河 “在州南十里。源出迁安县界芦儿岭 (今迁西县西),经州界西南流七
三国时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乌丸鲜卑东夷传》 引 《魏略西戎传》:“从玉门关西北出,经横坑,辟三陇沙及龙堆,出五船北,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,转西与中道合龟兹,为新道。” 东起
即须句。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 僖公二十二年 (前638),“伐邾,取须句,反其君焉”。《公羊传》 作 “须朐”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“济水又北径须朐城西,城临侧济水,故须朐国也。”
北宋元符二年 (1099) 置,治所在邈川城 (今青海乐都县南湟水南岸)。辖境相当今青海平安、化隆回族自治县以东,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北及甘肃永靖县黄河以东地。宣和元年 (1119) 改为乐州。北宋元符
在今湖北蕲春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蕲州:马下山“在州西六十里。高峻难登。相传汉高祖讨英布,下马过此”。
一作长平县。北魏皇兴四年(470)置,属邵上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八里王屋乡。太和中属河内郡。孝昌中属邵郡。北周改为王屋县。
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南杨柏乡。清道光《通江县志》卷2:杨柏河“离城六十里。与巴州接界”。
东魏、北齐镇城。在今山西洪洞县北。《周书·齐炀王宪传》: 建德五年 (576) 伐齐,“宪进兵走洪洞、永安二城”。东魏、北齐镇城。在今山西省洪洞县北。其地“百雉相临,四周重复,控据要险”(《元和郡县志
在今广东海丰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海丰县: 金笼山在 “县东南十里。山腰有泉甘洁,土人呼为圣泉。《志》 云: 此为小金笼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