柯阴县
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晏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唐仪凤二年(677年)置,治今四川省叙永县西北。属晏州羁縻。后废。
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晏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唐仪凤二年(677年)置,治今四川省叙永县西北。属晏州羁縻。后废。
①上游为古水, 下游为古澺水。 元末, 古汝水改道, 明嘉靖末, 水又改道东入上蔡县, 与澺水相接。 遂通称ᘏ
①在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西南。其地发现“龙山文化” 遗址。②即今福建福州市城内东北隅冶山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 冶山,“宋时曰泉山,亦曰将军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: 越王山 “其东南麓,唐
唐武德三年(620)置,治所在伏羌县(今甘肃甘谷县)。八年(625)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伏羌县(今甘肃甘谷县)。辖境约当今甘肃省甘谷县一带。八年废,县属秦州。
西汉置,属零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武冈县东七里桥。东汉改为都梁县。《水经· 资水注》: 资水 “又径都梁县南。汉武帝元朔五年,以封长沙定王子敬侯定之邑也。县西有小山,山上有渟水,既清且浅,其中悉生兰草,绿
①即今安徽肥西县西北长镇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合肥县“清水镇”条下:“又有长城镇,道出六安州,元设巡司于此, 洪武九年废。”②即今山东五莲县东北前长城岭。1948年以后五莲县曾由仁里村徙治于此。(1)
在今四川垫江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垫江县:白渡驿“在县治东,马驿也。道出广安、达州之界”。
当今青海乐都县西北之水磨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湟水又东,左则承流谷水南入。”
西藏古地名。约在今那曲县那曲镇,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野马驿……四百里至閤川驿。”
在今河北蔚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蔚州“倒刺山”条下:“又有三奇石,俨如三仙,因名灵仙山,五代唐(按,应为晋)以此名县。”
即今浙江临海市东南灵江北岸前所镇。《清一统志·台州府》: 前所寨 “在临海县东九十里海门卫北。明洪武二十八年建前千户所,筑城周三里有奇。南临椒江,与卫城仅隔一水。本朝改为寨,设都司、守备驻防。今增置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