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柳强镇

柳强镇

即今四川冕宁县。唐樊绰 《云南志》 卷1: “台登直北去保塞城八十里,吐蕃谓之北谷。天宝以前嶲州柳强镇也。”


古镇名。唐置,即今四川省冕宁县。天宝以前属嶲州。《蛮书》:“台登直北,去保塞城八十里,吐蕃谓之北谷。天宝以前嶲州柳强镇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微城

    即隋唐东都皇城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载:“皇城长千八百一十七步,广千三百七十八步,周四千九百三十步,其崇三丈七尺, 曲折以象南宫垣,名曰太微城。”

  • 偃泉障

    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酒泉郡会水县: “北部都尉治偃泉障。”

  • 休马

    民国间由白力登马族分出,驻牧地咱曲河(今青海称多县东扎曲河)流域。

  • 慈廉县

    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罗州。治所在今广东化州市西北。六年 (623) 属南石州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入石龙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广东省化州市西北。属罗州。贞观元年(62

  • 杲阳关

    明置,属青川千户所。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南。《明史· 傅友德传》: 洪武四年 (1371),“下青川、杲阳进兵徇江油、彰明二县”。

  • 唐城

    ①在今山西太原市北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唐叔子燮,是为晋侯。” 《正义》 引《括地志》:“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。《城记》 云尧筑也。徐才 《宗国都城记》 云: ‘……唐者,即燮父所徙之处,其城南半

  • 栗洲

    即烈洲。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烈山下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9: 烈洲,“伏滔 《北征赋》 亦谓之栗洲,上有小山,其形似栗,因名之”。

  • 陡撞沟口

    在今河北阜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阜平县: 陡撞沟口在 “县西北百里。南至龙泉关四十里。嘉靖二十二年置戍于此。《关隘考》: 自陡撞沟口以下二十一口,所谓龙泉北路也,皆在县境,口南五里曰坑儿沟口,

  • 七鸦塘

    即七鸦浦。今江苏太仓市北七浦塘。

  • 易州

    隋开皇元年 (581) 置,治所即今河北易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8易州: “因州南十三里易水为名。” 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易县为州治。大业初改为上谷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名易州,天宝元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