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桃城镇

桃城镇

北宋置,属舒城县。即今安徽舒城县北三十里桃溪镇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5庐州: 桃城镇 “在舒城县北二十五里”。


(1)古镇名。(1)即今安徽省舒城县东北桃溪镇。北宋时属舒城县。(2)又作陶城镇。在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。(2)今镇名。(1)在福建省永春县东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72平方千米。人口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岳,人口4400。五代闽龙启元年(933年)置桃源县,为县治,故名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为永春直隶州州治,俗名“州内”。1958年设城关公社,1981年改城郊公社,1984年改桃城乡,1986年置镇。主产稻、蔬菜。矿产有铜、水晶。有陶瓷、水泥、制伞等厂。后茅公路通此。古迹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留安山为旅游胜地。(2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中部、黑水河支流桃城河东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38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,壮族居多。镇人民政府驻中山街,人口1.8万。清康熙年间料石砌城,形似桃子,故名。1952年置大新县,为县治。1958年设火箭公社,1959年改桃城公社。1965年设镇,1968年改公社,1980年复设镇。为县商业、交通中心,桂圆集散地。有制糖、发电、农机、造纸、水泥、羽绒、印刷、酿酒、铁合金等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安远堡

    ①北宋置,属镇戎军熙宁砦。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。后废。②亦名打班堡。明置,属古浪所。即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安远镇。清初设守备,后改都司。

  • 计戍水

    亦作计式水、计舒河。即今新疆天山以南之塔里木河。《周书·异域传》:龟兹国“其南三百里有大水东流,号计戍水,即黄河也”。又,于阗国“城西十五里亦有大水,名达利水,与树枝俱北流,同会于计戍”。

  • 诸城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 改东武县置,为密州治。治所即今山东诸城市。大业初为高密郡治。唐复为密州治。明洪武初废密州,县属青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。1925年改属莱胶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87年

  • 青檀山

    ①在今安徽无为县北五十里。产青檀,故名。亦作檀山。《宋书·鲁爽传》: 北魏豫州刺史跋仆兰 “设伏檀山”,即此。《清一统志 ·庐州府》 作“青檀山”。②在今山东枣庄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2峄县: “

  • 船帆屿

   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南,将军澳屿东端。清高拱乾 《台湾府志》 卷1: 船帆屿 “形如船帆”。

  • 雷潭

    又名雷塘。在今江西宜春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袁州府》: 雷潭 “在宜春县东北五里,秀江至此成潭。旧传龙潜于内,上有峭壁石罅,龙鳞印石成痕,亦名雷塘。唐韩愈有雷塘祷雨文”。

  • 河源县

    南齐析龙川县置,属南海郡。治所即今广东河源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34河源县: “以县东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,故名也。” 隋属龙川郡。唐属循州。五代南汉属祯州。宋属惠州。元属惠州路。明属惠州府。崇祯六年 (1

  • 熙穆县

    南朝宋置,属宋熙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高明市或鹤山市境。隋平陈,废入平兴县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元嘉中置,治今广东省高要市东南。属宋熙郡。隋开皇时废。

  • 布隆德尔苏卡伦

    清雍正十二年(1734)设,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东南贝尔湖西北。见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33《武备志·兵事》。

  • 白茅嘴镇

    在今安徽无为县东九十里,滨江。明为奥龙巡司驻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