桥墅镇
即乔墅镇。在今江苏江都市北乔墅镇村。
即乔墅镇。在今江苏江都市北乔墅镇村。
即今江苏涟水县东北官河。《宋史·河渠志六》: 元符元年 (1098),“工部言: ‘淮南开河所开修楚州支家河,导涟水与淮通’。赐名通涟河”。
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五十里长江中,东接芜湖市。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 泰始二年 (466) “以攸之为宁朔将军、寻阳太守,率军据虎槛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太平州: 虎槛洲 “在繁昌县东五十里。宋沈攸之、
明永乐五年 (1407) 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今越南谅山县一带。辖境相当今越南谅山、高平二省地。宣德二年 (1427) 以后地入安南。
即钦政县。在今广西蒙山县西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蒙州: “武德四年置南恭州,割荔州之立山、东区、纯义三县置岭政县。……十二年省岭政入立山。”
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)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会泽县西南十里马鞍山麓乌龙幕。辖境约当今云南东川市、会泽县、巧家县及四川会东等县地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废为府。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置
在今广东仁化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 韶州府》: 恩溪岭 “在仁化县北一百二十里,接湖南桂阳县界。前为莲花岭,其下为恩溪,其左又有罗带水环流,相连为马岭,亦名马系发岭”。
西汉元封元年(前110)改轪侯国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。三国魏属弋阳郡。西晋永嘉乱后,侨置于今湖北浠水县西南长江边,属西阳国。东晋属西阳郡。南朝宋孝建元年(454)改为孝宁县。古县名。(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永康县置,属普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。大业初属资阳郡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复属普州。先天元年 (712)改为普康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安康县置,
①县名。秦置,属陇西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㪚关东南。 汉属武都郡。 晋永嘉后废。②古道路名。亦名陈仓道。自陈仓 (今陕西宝鸡市东) 西南行出散关,沿故道水 (今嘉陵江上游) 谷道至
①旧名小天台山。在今江西进贤县东七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49南昌府: 栖贤山 “唐抚州刺史戴叔伦携家居此,因名”。②一名三学山。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十二里栖贤乡。《寰宇记》 卷76金堂县: 栖贤山 “在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