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吐延川。今陕西延川县北秀延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延川县: 吐延川 “一名哥基川。番语亦谓之濯筋水”。
即今云南祥云县东北米甸镇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)置土巡检司于此。
一名高贤集。即今河南太康县西北四十四里高贤乡。民国 《太康县志》 卷2: 县北有高贤镇。
在今浙江富阳市北二十五里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90富阳县: 岭, “明初李文忠自严州下桐庐, 至富阳,遂北趋余杭,张士诚将潘原明守杭州,以城降,盖道出于此”。
在今新疆民丰县南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62:苏拉瓦克山“或作梭罗瓦克,洪图作索尔戛克,即大金厂,在于阗县境东。译言当风扬沙也。盖以土人挖金,当风扬沙得名”。
西汉置,为菑川国都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纪台村。东汉省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。为甾川国治,东汉为北海国治。西晋属东莞郡,南朝宋及北魏、东魏属北海郡。北齐省。
即锡兰河。今吉林舒兰市东之呼兰河。
在今贵州黎平县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黎平府: 敛材溪 “出府东北六十里之敛材山,西流经太湖山北而入于宝带江”。《清一统志》 作 “敛村溪”。
在今湖北巴东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巴东县:东奔峡在“县北二十里。两岸孤峰绝壁,蜀江经流如马奔轶”。
亦作三岔驿。在今甘肃漳县西三十里三岔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巩昌府陇西县:山岔驿在“府西南九十里。《舆程记》:自山岔驿而西南七十里为酒店子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