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楼烦郡

楼烦郡

①隋大业四年 (608) 置,治所在静乐县(今山西静乐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14: 楼烦郡 “因汉楼烦县为名”。辖境相当今山西静乐、保德、岢岚、兴县、岚县、定襄等县及忻州市地。唐武德四年 (621)改为管州。

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岚州置,治所在宜芳县(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岚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岚县、岢岚、兴县、静乐、保德、宁武、娄烦等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岚州。


(1)隋大业四年(608年)置,治静乐县(今属山西)。辖境约当今山西省忻州、静乐、岚县、岢岚、兴县、保德、定襄等市县地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为管州。(2)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岚州改置,治宜芳县(今山西岚县北)。辖境惟东部较隋郡为小,不包有今忻州市和定襄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改为岚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蒙都县

    唐贞观十二年 (638) 置,属环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十二年(63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南。属环州。北宋庆历四年(1044年)改属宜州所领

  • 丹杨郡

    一作丹阳郡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)置,为北扬州治。治所在秣陵县(今河南沈丘县)。南朝梁太清元年(547)为殷州治。东魏武定六年(548)复为北扬州治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沈丘县及淮阳县东部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铁叶 (葉) 尔里克叶 (葉) 克岭

   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东南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1: 冲巴噶什部布鲁特牧地 “自铁叶尔里叶克岭北而东尽图舒克塔什卡伦北三日程地”。

  • 海安郡

    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北东海郡置,治所在襄贲县 (今江苏涟水县)。隋开皇初废。东魏改北东海郡置,治涟口(今江苏涟水县东)。辖境约当今江苏省涟水县北、东部至灌南、灌云境。属海州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静海镇

    ①五代时吴越改望海镇置,即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。寻改置望海县。②五代南唐置,即今江苏南通市。周显德五年(958) 升为静海军。(1)古镇名。五代南唐置,治今江苏省南通市。周显德五年(958年)升为军。(

  • 雷弄峒

    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弄璋街附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干崖宣抚司: “西有雷弄、盏达等部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119干崖宣抚司: 雷弄 “在司西。干崖别部也。《滇纪》: 司有蛮洒冈,旧为同知刘氏所居。其雷弄洞

  • 米市

    即今四川喜德县东南米市镇。1938年为宁东设治局驻地。“米市”,彝语意为黄色蚂蝗多的地方。

  • 罗家集

    在今湖北京山县西北。清光绪 《京山县志》 卷2有罗家集。在今湖北省京山县西北。清同治六年(1867年)东捻军败曾国荃湘军于此。

  • 背石山

    亦名夹道双山或双山。在今广西柳州市北。唐柳宗元 《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》: “北有双山,夹道崭然,曰背石山。有支川东流入于浔水。”

  • 双山

    ①在今山西永和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48永和县:双山“在县东二十里,二山各高千余尺,峰岩秀异,因名双山”。②在今四川铜梁县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9合州:双山“在巴川县南五十里。相传渔者纲得二石,其一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