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侯城

武侯城

①在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2黎州: 贞元二年 (786),韦皋 “又于州北故武侯城逦迤置堡三所,为州城之援”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35黎州: “ 《志》 云: 州北三里有武侯城。侯筑,故垒濠堑犹存。”

②在今四川西昌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: 武侯城 “在司南三十里泸水东。相传诸葛武侯所筑”。

③在今云南华宁县东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宁州: 武侯城 “在州东三里。相传武侯南征时筑。今谓之宁州古城”。

④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楚雄府》:武侯土城 “在大姚县马鞍山麓,为汉诸葛亮南征屯驻之所,有铁樁尚存。《通志》: 苴泡江石壁上,有人马战斗之形,俗谓武侯阵图。又州境有孔明遗垒二处,一在州东十五里,一在州北十二里”。


在今四川省汉源县北清溪乡北。唐于武侯岭筑。贞元二年(786年),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凿黎州城北面,“隍堑深阔,又于州北故武侯城迤逦置堡三所,为州城之援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南宋绍兴中于此重建诸葛武侯祠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紫泉监

    唐置,属解县。在今山西运城市解州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河中府解县: “有紫泉监,乾元元年置,有铜穴十二。” 后废。唐乾元元年(758年)置,治今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河中府解县

  • 东衡州

    南朝梁承圣中置,治所在曲江县(在今广东韶关市南十里武水西)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“时有衡州治含洭,故谓此为东衡。”隋开皇九年(589)改为韶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)又改番州置,治所在曲江县(今广东韶

  • 荆村

    在今山西万荣县南。其地发现仰韶文化遗址。

  • 泰州市

   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泰县析置,隶苏北行署区。治泰州城 (今江苏泰州市)。1949年4月至1950年苏北行署区驻此。1952年改属江苏省。简称泰。在江苏省中部、新通扬运河两岸、南濒长江。面积5790平

  • 石门隘

    在今湖南新宁县西北三十八里万峰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二》:石门隘“在新宁县西。有土城。明尝移武冈州巡司于此。后巡司仍归州,设隘长、统制、大绢等峒”。

  • 古卯

    在今广西忻城县境内,明时为八寨之一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境内。明时八寨之一。参见“八寨”。

  • 尤溪

    闽江支流。在今福建省中部。上游湖头溪出大田县南,东北流至尤溪县北尤溪口入闽江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7延平府:尤溪“在尤溪县。洲多尤姓,故名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晋高祖天福七年(942),闽王曦与建州王延政

  • 云山郡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奉州置,治所在定廉县(在今四川理县北一百一十里上孟乡)。八年(749)移治天保军(今理县西北米亚罗镇),改为天保郡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奉州置,治定廉县(今四川理县北孟屯沟)

  • 乐预县

    唐贞观十二年(638)置,为古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腊 (臘) 壁洞蛮夷长官司

    亦作臈壁洞。明宣德三年 (1428) 置,属大旺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水田乡 (腊壁司)。清初改为腊壁土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