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宁军

武宁军

①唐天宝十三年 (754) 置,属廓州。驻地在百谷城 (今青海贵南县东北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廓州: 金天军 “其东南八十里百谷城有武宁军”。乾元元年 (758) 陷于吐蕃,废。

②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元和二年 (807) 置,治所在徐州 (今江苏徐州市)。领徐、泗、濠三州,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北灌南、涟水、泗阳以东,安徽定远、明光、蚌埠以北,怀远、濉溪、萧县以东,兼有山东郯城、微山、滕州地。咸通三年 (862) 废。五代梁复置。后废。


唐元和二年(807年)置,治徐州(今江苏徐州市)。领徐州、泗州、濠州三州。后增领宿州。咸通三年(862年)废。光化元年(898年)复改感化军置,治徐州,领徐、濠、宿三州,未几复为感化军。五代梁复置,领徐、宿二州。北宋初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龟市

    在今湖南安乡县西四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0澧州:石龟市“有巨石枕澧水,其形似龟,因名。岁首封羊以祭,而灼其石,润则丰,焦则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安乡县:石龟市在“县西四十里澧水上。旧为商民环聚处”。

  • 来复铺

    即今四川高县北来复镇。北宋置来附县于此。明置驿。正德《四川志》卷16:庆符县“来附县故址,在治西北十五里。宋政和置,宣和废。后人讹以附为复。今设来复铺旧址旁”。

  • 铁索桥

    ①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北。清嘉庆 《马边厅志略》 卷2: 铁索桥 “在上溪乡。溪水陡急,两岸石壁高十余丈,悬铁縆而过,达峨、乐”。②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北盘江上。清陈鼎 《黔游记》: “

  • 津乡

    ①在今湖北荆沙市西北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》: 建武五年 (29),“遣征南大将军岑彭率二将军伐田戎于津乡,大破之”。注:“南郡有津乡,故城在今荆州江陵县东。”②在今湖北枝江县西。《水经

  • 穹荡 (盪) 山

    即崛山。 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4罗次县: 穹荡山 “在县 (今碧城镇) 南十五里。 乌蛮谓之堀峰”。

  • 市汊

    又名新仪镇。即今江西南昌县(莲塘镇)西南市汊街。南宋范成大《揽辔录》:乾道癸已(1173)闰正月“九日宿市汊,缘岸居人,烟火相望,有东郊气象”。明设市汊驿及市汊巡司。

  • 大陆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(596)析广阿县置,属赵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南十里北鱼台。大业初废。②隋大业二年(606)改象城县置,属赵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。三年属赵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改象

  • 平南县

    ①唐贞观七年(633)置,为龚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广西卷:“取南方太平之义也。”天宝初为临江郡治,乾元初复为龚州治。南宋属浔州。元属浔州路。明属浔州府。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。1

  • 呼揭

    即乌揭。秦汉时西北部落。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湖至新疆阿尔泰山间额尔齐斯流域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 郅支单于破乌孙后,“因北击乌揭,乌揭降”。

  • 杜家桥

    即今河北景县西十六里杜桥乡。民国《景县志》卷1:城西南西梧社有杜家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