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昌县

武昌县

①三国魏黄初二年 (221) 吴孙权改鄂县置,为武昌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鄂州市。从公安迁都于此。《三国志·吴书 ·吴主传》: 黄龙元年 (229)夏,孙权在 “南郊即皇帝位”。九月迁都建康,“征上大将军陆逊辅太子登,掌武昌留事”。孙皓时又尝都此。隋属江夏郡。唐属鄂州。南宋嘉定五年 (1212)为武昌军治,十五年 (1222) 改为寿昌军治。元属武昌路。明属武昌府。1913年改名寿昌县。1914年改为鄂城县。

②南齐置,属南襄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境。西魏废。

③唐如意元年 (692) 析河间县置,属瀛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南。神龙元年 (705) 改名唐兴县。

④唐神功元年 (697) 改霍丘县置,属寿州。治所即今安徽霍丘县。景云元年 (710) 复为霍丘县。

⑤辽置,为信州治。治所在今吉林公主岭市西北秦家屯镇东新集城。元废。

⑥1913年改江夏县置,为湖北省省会。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。民国初为湖北江汉道治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1949年与汉口、汉阳合并设武汉市。1960年徙县治于纸坊镇。


(1)古县名。(1)武周神功元年(697年)改霍山置,治今安徽省六安市。属寿州。唐神龙元年(705年)复改名霍山县。(2)辽置,治今吉林省公主岭市西北新集城。为信州治。元废。(2)古旧县名。三国魏黄初二年(221年)孙权改鄂县置,治今湖北省鄂州市。为三国吴都。孙大帝黄龙元年(229年)还都建业。甘露元年(265年)至二年孙皓又都此。先后为武昌郡和江夏郡治。两晋、南朝时为武昌郡治。隋属江夏郡。唐、北宋属鄂州。南宋为寿昌军治。元属武昌路。明、清属武昌府。1913年改寿昌县。(3)旧县名。1912年改江夏县置,治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。1926年城区析出设市。1960年县治由市区迁治纸坊镇。1995年撤销,改设武汉市江夏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赵赕

    宋大理置,属首府大理地区。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十六里凤仪镇。蒙古宪宗七年 (1257) 改赵赕千户。元至元十一年 (1274) 改赵州。大理前期改赵川赕置,治今云南省大理市东凤仪镇。大理后期又称天水郡

  • 吾家山

   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,邓尉山支峰。《清一统志·苏州府一》:吾家山“居民以植梅为生,花时一望如雪,香风度十余里。前抚臣宋荦题‘香雪海’三字镌于石”。

  • 吐鲁番厅

    清乾隆四十四年(1779)徙辟展厅于此,改名吐鲁番厅,属镇西府。治所即今新疆吐鲁番市。咸丰五年(1855)升为直隶厅,属甘肃省。光绪十年(1884)改属新疆省。1913年改为吐鲁番县。清乾隆四十四年(

  • 大木树关

    亦作木树关。明置,即今甘肃礼县北一百里木树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礼县“漩水镇”条下载:“《通志》:县有洮平、牛脊、野麻、尖岔、木树等五关。”

  • 东莞场

    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东。《元丰九城志》卷9广州东莞县有东莞盐场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东莞盐场“在新安县东。《县志》,东莞场旧在县南门外,即晋初司盐都尉司也,今移城东”。清设盐课大使。

  • 定边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六年 (1393) 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北四十四里右玉城镇。永乐元年 (1403) 废。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置,治今山西省右玉县西北右玉城镇西。属后军都督府。永乐七年

  • 五篆山

    一作武篆山。在今广西东兰县西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东兰州:五篆山“在州西南”。

  • 仙霞岭

    在今浙江省西南部。主峰在今浙江江山市南保安乡南。系钱塘江、闽江、鄱阳湖水系分水岭。《方舆胜览》卷7衢州:仙霞岭“在江山县。黄巢传云:巢破饶、信、衢等州,刊山开道,即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9浙江总叙:仙

  • 青崖山

    在今山东长清县南四十里。《金史·宣宗纪》: 兴定四年 (1220),“八月戊午朔,严实、成江、王赟据济南,山东招抚高居实遣人招严实于青崖砦,获其款以闻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长清县: 青崖山 “冈峦绵

  • 荡阴县

    西汉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即今河南汤阴县。《水经· 荡水注》: “县因水以取名也。” 东汉建安十七年 (212) 改属魏郡。东魏天平初并入邺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汤阴县。属河内郡。东汉建安十七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