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村堡

武村堡

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 ·太原府一》: 武村堡 “在太谷县东北,临象谷水,三面石崖,势极险阻,唐武德初筑,为戍守处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芒谷

    亦作黑水峪。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芒水“出南山芒谷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2盩厔县“五福山”条下:“相传马融曾读书谷中,石室存焉。”

  • 太和县

    ①隋开皇元年(581)改乌突县置,为太和郡治。治所在今山西临县西南三十五里曹峪坪村附近。大业初属离石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)改为临泉县。②隋末置,属楼烦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兴县北。唐武德九年(626)省入

  • 官庄墟

    即今广东清远市东高桥镇。清宣统 《广东舆地图说》 卷1: 清远县有官庄墟汛。

  • 光武泉

    在今山东枣庄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峄县:光武泉在“县西北五十里。引流为巨龙河。相传光武征董宪时, 曾驻于此。下流合于泇河”。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30谓“光武驻跸之说殊属附会,光武当为元武。元武为北方宿

  • 百寿县

    1933年改古化县置, 属广西省。治所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北百寿镇。1952年并入永福县。旧县名。1933年改古化县置,治永宁(今广西永福县西北寿城镇)。以县内有百寿岩得名。1953年撤销,并入永福县。

  • 松滋县

    ①西晋置,属安丰郡。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十五里。隋开皇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蓼州,七年 (624) 废。②东晋侨置,属寻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东。《宋书· 州郡志》 松滋县: “江左

  • 七岭子

    即今辽宁鞍山市东南千山镇(七岭子村)。民国《辽阳县志》卷4:七岭子“距城四十五里”。为第六区区公所驻地。

  • 安平陵

    东晋哀帝司马丕陵墓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鸡笼山南麓。《元和志》卷25上元县:哀帝丕安平陵“在县北六里鸡笼山南”。

  • 广南县

    1913年废广南府,改附郭宝宁县为广南县,以府名为县名。后属云南蒙自道。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(1)在云南省东南部,北和东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。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798

  • 冷水堡

    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庆远府》:冷水堡“在思恩县东南四十里。大路为入县要冲, 山径错杂。本朝康熙二年,拨兵防守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南。清康熙二年(1663年)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