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陟县

武陟县
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析修武县置,属怀州。治所在武德故城 (今河南武陟县东南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殷州。治所在今武陟县西南二里。贞观元年 (627) 属怀州。元属怀庆路。明属怀庆府。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39年徙治木栾店 (今武陟县治木城镇)。


在河南省西北部,南濒黄河。属焦作市。面积832平方千米。人口64.9万。辖7镇、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木城镇。周畿内怀邑(今武陟县西土城村附近),春秋初属郑国,后属晋国。秦置怀县,为河内郡治,置武德县(治今武陟县城东南大城村)属河内郡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注:“孟康曰,始皇东巡置,自以武德定天下。”两汉因之。东晋废武德县。东魏天平初怀县属武德郡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武陟县,治今武陟县南。大业三年(607年)废怀县和武陟县。唐武德初复置怀县,四年(621年)复置武陟县(治今武陟县城西南)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怀县。元属怀庆路。明、清属怀庆府。1913年属豫北道,1914年属河北道,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39年移治木栾店(即今武陟县城)。1949年属平原省新乡专区,1952年属河南省新乡专区。1969年属新乡地区,1986年属焦作市。地处黄、沁河冲积平原,地势平缓。黄河流经南部边缘,沁河横贯西部,至中部南折流入黄河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花生等,特产淮山药、地黄、牛膝、菊花“四大怀药”。有机械、化肥、皮革、酿酒、榨油等厂。京广铁路和新郑公路经东南部,郑焦高速公路经北部,郑常、新孟、武方公路在县城交会。古迹有嘉应观、妙乐寺塔、怀城遗址、东石寺遗址、商村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牛骂头

   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西清水镇。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)日本侵台时,“彭年驻兵牛骂头,将扼大甲溪”。即此。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改名清水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清水镇。

  • 柔远砦

    北宋置,属安化县。即今甘肃华池县治。元废。

  • 东墙

    即今福建平潭县东北东庠岛。明郑和下西洋经此。

  • 寿张县

    ①东汉改寿良县置,属东平国。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。南朝宋改寿昌县。北魏复改寿张县,属东平郡。迁治今梁山县西北寿张集。隋属济北郡。唐属郓州。金大定七年(1167)迁今河南台前县竹口镇,十九年(1179

  • 卢思台

    在今北京市西卢师山。一说即今天津市宁河县(芦台)或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西南卸粮台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观十九年(645)征高丽,“韦挺坐不先行视漕渠,运米六百余艘至卢思台侧,浅塞不能进,械送洛阳”。胡注:

  • 石家庄

    ①即今河北石家庄市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获鹿县图:东有石家庄。光绪《获鹿县志》卷2:石家庄在“县东三十五里”。②在今宁夏灵武县南。《清史稿·刘松山传》:同治九年(1870),广东提督刘松山镇压回民

  • 朝门

    即长安城北面东头第一门洛城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城乡高庙村北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 曰:“洛门又曰朝门,一名高门。”

  • 防城营

    明初置,即今广西防城港市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钦州:防城营在“州南二百里”。后废。万历三十四年(1606)复置,为州西门户。

  • 北流堡

    即今山西阳城县东北留镇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“下孔堡”条下:“相近又有沁渡、北流二堡。”

  • 上犹江

    旧名益浆水。亦名县前水。即今江西上犹县南上犹江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上犹江“旧名益浆水。源出湖南桂阳县,东流径崇义县北,又东经上犹县南,亦名县前水。又东至南康县东北界会章江”。又称犹水。章水支流。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