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如宗
又名纳雪、纳雪比如、哲如宗。即今西藏比如县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比如宗。1960年改设比如县。
1916年置哲如宗,后改比如宗。治今西藏自治区比如县比如雄。1960年撤销,改设比如县。
又名纳雪、纳雪比如、哲如宗。即今西藏比如县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比如宗。1960年改设比如县。
1916年置哲如宗,后改比如宗。治今西藏自治区比如县比如雄。1960年撤销,改设比如县。
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,为终南山支脉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3盩厔县:五福山,“《志》云,县东南四十里有太微峰,形势嵯峨,直接太虚。其地又有五峰耸峙,俗呼五福山”。
①西晋改曲梁侯国置,属广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四十五里广府镇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废。②北魏孝昌中析密县置,属荥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新密县东四十六里曲梁村。北齐废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一》:曲梁废
在今四川德阳市。德阳有旌阳之称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9德阳县: “县一名旌阳。” 故以名驿。
亦名幽州。相当今北京市、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 “帝颛顼高阳者……北至于幽陵。” 《正义》: “幽州也。”
在今四川梁平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9梁山军: 书院峡 “距军东五十里,在峡石市之北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梁山县: 峡石市 “在县东五十里。其北有书院峡,市因以名”。
①在今山西忻州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忻州:九原山“在州城西。汉末以此名县。今州城跨冈上,三面俱临平畴。亦曰九龙冈”。②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北。春秋晋诸大夫葬此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赵文子与叔誉观手九原。
亦作儿、 语儿。 春秋越国地, 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崇福镇东南。《国语·越语一》: “句践之地,南至句无,北至御儿,东至于鄞,西至姑蔑,广运百里。” 汉袁康 《越绝书》 卷8: “语儿乡
在今广东韶关市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风度楼“在府治南。唐张九龄为相, 明皇重之,每用人,必曰:‘风度得如九龄乎?’郡人因取以名楼”。
即今河北平乡县南二十二里常河镇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二》: 常河镇,“明嘉靖二十一年筑堡”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平乡县城南部。属河古庙镇。人口 1150。 常姓依漳河古道建村,故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。有纺织机械
即今湖南双峰县东北三十里测水乡。《清一统志 ·长沙府二》 “铜钱湾市” 条: 侧水市 “在(湘乡) 县西南七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