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毛俊镇

毛俊镇

即今湖南蓝山县东二十里毛俊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桂阳州》:毛俊镇“镇东南有大水源汛堡,西南有浆洞汛堡地,近广东连州,瑶人出入,皆由两汛,而毛俊实两汛总口。有千总一员驻防”。


在湖南省蓝山县东部。面积162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毛俊圩,人口2140。据清《桂阳州志》载:“毛俊堡为巡检地,毛俊盖初筑堡人也。”镇以人名。地势险要,为用兵要地。明初曾设毛俊巡检司,与大桥、甘溪并称蓝山县乡隅“三司”。1950年设毛俊乡。1958年属超美公社,1961年析置毛俊公社。1986年设毛俊镇。主产稻、甘薯、玉米,并产竹木。有机械修理、水电、竹木加工、粮食加工、造纸等厂。设有圩场,为县东南部农副产品重要集散地。有公路通县城。俊水可流放竹木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抚远县

    1929年改绥远县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在伊力嘎(今黑龙江省抚远县)。因与绥远省同名改取“绥抚边境”之意。1945年划归合江省。1949年划归松江省。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。在黑龙江省东北部、黑龙江和乌苏

  • 万世县

    亦作万县。北周天和元年(566)改巴渠县置,为万世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开县东北大进镇。隋开皇三年(583)属开州,大业三年(607)属万安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属开州。二年(619)移治今开县东北温泉

  • 底庙镇

    即今陕西旬邑县北五十里底庙乡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三水县北有底庙镇。在陕西省旬邑县西北部。面积80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底庙街,人口960。相传此地沟边崖下有一寺庙,故名。明、清时为

  • 吕阁

    在今云南楚雄市西北四十里吕合镇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“古阁关滩也。南诏时, 吕纯阳来此,因名地为吕阁。”明杨慎诗:“云送沙桥雨,风迎吕阁花。”

  • 舜祠

    在今山东济南城南门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泺水 “出历城县故城西南……城南对山,山上有舜祠”。即此。

  • 四面城

    即今辽宁昌图县北四面城乡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 “跑马城”条下:“四面城距(昌图厅)城四十里。”

  • 西门暗沙

   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,位于中沙大环礁西北部边缘。东北与本固暗沙相距1.6海里,西南与华夏暗沙相距5.4海里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西门暗沙。

  • 广平墟汛

    在今广西苍梧县南广平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苍梧县图:南有广平墟汛,有外委驻防。

  • 姜女石遗址

    在今辽宁绥中县南,濒临渤海湾。遗址分布在石碑地、黑山头、止锚湾、瓦子地、周家南山和大金丝屯等处。其中石碑地遗址规模最大,南北五百多米,东西二百六十多米,面积近十五万平方米,四周有宫墙。南端中心为一座多

  • 宣慈乡

    即浙江武义县西南柳城镇。明初属丽水县,置鲍村巡司于此。景泰三年 (1452) 为宣平县治。即今浙江省武义县西南柳城镇。明初置鲍村巡检司于此。景泰三年(1452年)于此析丽水县置宣平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