氐置水
即今甘肃敦煌市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党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龙勒县:“氐置水出南羌中,东北入泽,溉民田。”
即今甘肃敦煌市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党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龙勒县:“氐置水出南羌中,东北入泽,溉民田。”
①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)建,即今新疆乌什县。移喀什噶尔参赞大臣驻此。五十二年(1787)参赞大臣还驻喀什噶尔,仍留办事大臣驻此。光绪八年(1882)于此置乌什厅。1913年改置乌什县。②即今北京市
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龙津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饶州府余干县:龙津驿“在县南十五里龙窟河滨。元置,明初因之”。清裁。
南朝齐永泰元年(498)置(一说东晋安帝时置),属梁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。北魏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市大部分地。《梁书·邓元起传》:“魏将王景胤、孔陵寇东西晋寿”,元起救之,“比至,魏已攻陷两晋寿”。北
一作桃枝岭。又名桃花岭、冯公岭。在今浙江缙云县西南三十里。《陈书·世祖纪》: 天嘉三年 (562) 三月庚寅,“司空侯安都破留异于桃支岭”。即此。
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靖州: 楚湘台,“洪武三十年,楚王、湘王奉诏讨苗,尝驻军于此”。
东汉建安六年(201)置,治所在涪陵县(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彭水、酉阳、黔江、石柱、武隆等县及长江以东以南地。二十一年(216)刘备改为涪陵郡。东汉建安六年(201年)刘璋分巴
①在今江西弋阳县城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信州弋阳县: 葛溪水 “源出上饶县灵山,过当县李诚乡,在县西二里。昔欧冶子居其侧,以此水淬剑。又有葛仙冢,因曰葛水”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一》: 葛溪 “在弋阳
清宣统三年 (1911) 置,属康定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雅江县雅砻江东岸河口乡。1913年改为雅江县。(1)古旧县名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置。治今四川省雅江县。属康定府。1913年改名雅江县。(2
即上阳。在今河南三门峡市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陕县:“北虢在大阳。”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南。因处大河之阳,故名。晋败茅戎于大阳,即此。
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黑龙江中游波罗穆丹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五年(1407年)置,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中游左侧波罗穆丹河流域。隶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