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昌府

永昌府

宋大理置,治所即今云南保山市。辖境约当今云南保山市、永平县以南,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以北,东抵澜沧江,西抵怒江。元至元十一年(1274)降为永昌州。十五年(1278)复为府,属大理路,为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驻地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属云南布政司,二十三年(1390)废。嘉靖元年(1522)复置永昌军民府。明代辖境约当今云南永平、腾冲、施甸、龙陵间,北部包有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及中甸县。清乾隆三十年(1765)改为永昌府。清代辖境约当今云南腾冲、永平等县以南至耿马、孟定之间的地区。1913年废。


大理后期改永昌节度置,治今云南省保山市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、永平县以南,澜沧江以西,怒江、龙川江以东及缅甸联邦萨尔温江以东、南卡江以北地区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改置千户,元至元十一年(1274年)改置永昌州,十五年升府。属云南行省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改置金齿军民指挥使司,嘉靖元年(1522年)复改置永昌军民府,三年置保山县(今市隆阳区)为附郭县。属云南省。清代辖境约当今保山市隆阳区、潞西市和永平、施甸、龙陵、镇康、永德等县,漾濞、泸水、耿马等县部分及缅甸联邦滚弄一带。属云南省。1913年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罗旁水

    在今广东郁南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德庆州: 罗旁水 “在州西四十五里。源出废都城县,南流七十里入江。水口有石,其纹如罗,因名”。《清一统志 ·肇州府》: 罗旁水 “自西宁县流入西江。曰罗旁口”

  • 平乐道

    西汉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即今甘肃康县西北平洛镇。东汉废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康县西北平洛。“有蛮夷曰道”(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)。属武都郡。东汉永和五年(140年)前废。北魏太和四年(480年)于此置平洛

  • 象川州

    亦作粟川州。唐开元前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、甘洛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
  • 九井山

    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十里。山有九井,相传桓温所凿。《文选》卷22有殷仲文《南州桓公九井作》一首。李善注引庾仲雍《江图》曰:“姑孰至直渎十里,东通丹阳湖,南有铜山,一名九井山。山有九井,井与江通。”《资治

  • 淮阳郡

    ①东晋义熙中土断置,属徐州。治所在角城县 (北齐改文城县,北周改临清县,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)。隋开皇初废。②西魏置,为辅州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桐柏县境。北周废。③隋大业三年 (607)

  • 牛首

    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通许县东北。《左传》:桓公十四年(前698),宋人以诸侯之师伐郑,“取牛首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郑邑,后入于宋。在今河南省通许县东北。《左传》桓公十四年(前698年):宋人以诸侯伐郑

  • 长涂岛

    即今浙江岱山县东部之大、小长涂山岛。明嘉靖《宁波府志》谓长涂山在“昌国西北海中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定海直隶厅有大、小长涂山。

  • 招贤集

    即今山东莒县东北三十五里招贤镇。清嘉庆 《莒州志》 卷3有招贤集。

  • 柜艾水

    今山东胶州市南泽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琅邪郡柜县: “柜艾水东入海。” 《水经·胶水注》:柜艾水 “出柜县西南柜艾山,即 《齐记》 所谓黔艾山也。东北流径柜县故城西,王莽之祓同也,世谓之王城。又谓是水为

  • 祸眉州

    即��眉州。 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