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清县

永清县

①北周保定二年(562)改大洪县置,属迁州。治所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。隋属房陵郡。唐属房州。北宋开宝中废。

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会昌县置,属范阳郡。治所即今河北永清县。辽属析津府。金属大兴府。元属大都路。明属顺天府。民国初属京兆尹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③五代周显德六年(959)置于益津关,为霸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北霸州市。北宋景祐二年(1035)废入文安县。

④元至元十六年(1279)改南安县置,属南安路。治所即今江西上犹县。十七年(1280)复名南安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北周保定二年(562年)改大洪县置,治今湖北省保康县西。属光迁郡。隋属房陵郡。唐属房州。北宋开宝中废入房陵县。(2)五代周显德六年(959年)置,治今河北省霸州市。为霸州治。北宋景祐元年(1034年)并入文安县。(3)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以南安县改名,治今江西省上犹县。属南安路。次年改名上犹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北省中部。属廊坊市。面积774平方千米。人口36.8万。辖5镇、5乡(含1回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永清镇。唐时取“边境永清”之意;一曰因境内永定河水流湍急,浑浊多沙,时常为患,故取“河水永清”之意为名。春秋战国为燕国地。东汉以后为安次县地。唐武则天如意元年(692年)置武隆县。景云元年(710年)改名会昌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更名永清县,治今县城,属幽州。辽属析津府。金贞元元年(1153年)改属大兴府。元属大都路总管府。明初属北平府,永乐元年(1403年)改属顺天府。清因之。1914年属京兆特别区,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。1949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。1958年并入霸县,1961年复置。1968年属天津地区。1973年改属廊坊地区。1988年撤销廊坊地区,划归廊坊市。地处海河平原,白洋淀、文安洼区北部。永定河流经北境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棉花、甘薯。为省出口棉花生产基地县。石油、天然气资源丰富。有化工、编织、建材、机械等工业。廊霸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大辛阁石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纸桥

    在今越南河内市西。《清史稿·越南》:光绪九年(1883),“刘永福与法人战于河内之纸桥,大破法军,陈斩法将李成利,越王封永福一等男”。

  • 瑞白堂

    在今四川奉节县旧城内。《清一统志·夔州府二》: 瑞白堂 “在府治。宋杨梅有记。王十朋诗: 昔日在夔州,兹堂见三白。为瑞不嫌多,年丰最宜麦”。

  • 右翼中左旗

    ①又称东路右翼中左旗。清康熙五十二年(1713)设,属蒙古车臣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克鲁伦河东。②原属土谢图汗部,清雍正九年(1731)改属赛音诺颜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杭爱省塔尔加图东南。

  • 四党口

    在今天津市静海县东南四党口村。清同治《静海县志》寅集:四党口营守备“管辖陈官屯、唐官屯、马厂、青县、兴济、羊儿庄、同居、严镇、李村、存营十汛额”。

  • 罗村

    即今广东南海市西北罗村镇。广三铁路经此。

  • 秋溪寨

    即今江西石城县南六十里秋溪。《清一统志·宁都直隶州》: 秋溪寨 “在石城县南六十里。一名秋溪隘”。

  • 蒲溪铺

    即今陕西汉阴县东南蒲溪镇。清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 汉阴县: 蒲溪铺 “距城五十里”。

  • 细腰城

    北宋庆历四年 (1044) 筑,属环州 (后属原州)。在今甘肃环县西。《宋史·种世衡传》: “范仲淹檄令与蒋偕筑细腰城,世衡时卧病,即起,将所甲士昼夜兴筑,城成而卒。” 即此。

  • 朗公山

    一名朗公谷。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九十里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玉水 “导源太山朗公谷,旧名琨瑞溪。有沙门竺僧朗,少事佛图澄,硕学渊通,尤明气纬,隐于此谷,因谓之朗公谷”。

  • 北宫

    ①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高祖“置酒雒阳南宫”。《正义》引《舆地志》:“秦时已有南北宫。”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永平三年(60),“起北宫及诸官府”。八年(65)冬十月,“北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