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阳县

永阳县

①南朝宋置,属随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北。南齐属随郡。西魏改为吉阳县。

②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)置,为应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北广水市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应山县。

③东魏置,属阳安郡。治所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北。北齐废。

④隋开皇十年(590)置,属易州。治所即今河北涞水县。十八年(598)改名涞水县。

⑤隋改营浦县置,属永州。治所在今湖南道县西四十里营山下。大业初属零陵郡。唐贞观八年(634)省入营道县。天授二年(691)复置,属道州。治所在今湖南江永县西五里白塔山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永明县。

⑥唐景龙三年(709)置,属滁州。治所在今安徽来安县北瓦岗村。《寰宇记》卷128永阳县:“取县北永阳山为名。”五代南唐升元二年(938)改为来安县。


古县名。(1)南朝宋置,治今湖北省广水市北。属郢州。西魏改名吉阳县。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年)复置,治今湖北省广水市。为应州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应山县。(2)东魏置,治今河南省确山县东北。属阳安郡。北齐废。(3)隋开皇九年(589年)以营浦县改名,治今湖南省道县西。武德中移治今湖南省江永县西。隋、唐属道州。贞观八年(634年)省入营道县。武周天授二年(691年)复置,治今县城东南圳景村。属道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名永明县。(4)唐景龙三年(709年)置,治今安徽省来安县。属滁州。五代南唐昇元二年(938年)改为来安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城阳山

    在今安徽歙县城南二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4歙县: 城阳山 “在县南。回环孔高,为城郭之襟带。居郡之南,故号为城阳焉。即许宣平得道之所,亦为李白所寻不遇之处。今山上有遗迹存”。

  • 滥坝场

    即今四川昭觉县西南洒拉地坡乡 (滥坝)。民国 《昭觉县志》 卷2: 滥坝场 “在县西。距城一百一十里”。

  • 白社

    ①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。《晋书·董京传》:董京“初与陇西计吏俱至洛阳,被发而行,逍遥吟咏,常宿白社中”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“阳渠径建春门,水南即马市,北则白社故里。”皆此。②在今湖北荆门市南。《舆地纪胜

  • 兴淮特别区

    1944年日伪置,治下塘集(今安徽长丰县南下塘镇)。1945年8月废。

  • 凉州卫

    明洪武九年 (1376) 改西凉州置,属陕西行都司。治所即今甘肃武威市。辖境相当今甘肃武威市地。清雍正二年 (1724) 改为凉州府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改西凉州置,治今甘肃省武威市。属陕西都司,

  • 桃墟

    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。《春秋》: 襄公十七年 (前556),“齐侯伐我北鄙,围桃”。《水经·泗水注》: “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。春秋昭公七年,谢息纳季孙之言,以孟氏成邑与晋而迁于桃。杜预

  • 西陵郡

    东汉建安十九年(214)孙权置,治所在今湖北蕲水县西南长江岸边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甘宁传》:“权嘉宁功,拜西陵太守。”即此。

  • 新京市

    1932年伪满洲国析长春县城区置,为伪满洲国都。即今吉林长春市。1945年9月改为长春市。

  • 道真县

    1941年由正安县析置,属贵州省。设治土溪场 (今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)。以汉代学者尹道真而得名。据 《后汉书·西南夷列传》:“桓帝时,郡人尹珍自以生于荒裔,不知礼义,乃从汝南许慎、应奉受经书图纬

  • 万年港

    古港名。即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。一说即今加里曼丹北岸的文莱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万年港“凌门正湾为之引从,仿佛相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