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背墟
又名赤墈墟。即今江西兴国县东三十里江背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9:兴国县东有赤墈汛墟。
又名赤墈墟。即今江西兴国县东三十里江背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9:兴国县东有赤墈汛墟。
亦名王化城。在今四川忠县东皇华村。南宋咸淳元年 (1265) 建。迁咸淳府及临江县于此。《宋史· 张珏传》: 德祐三年 (1277),“达州降将鲜汝忠破咸淳皇华城,执守将马堃,军使包申巷战死”。即此。
在今江苏长江以北境。南段在启东、海门、通州、如东、如皋等县市境,入运盐河。《清一统志·通州》 载:串场河“在州东北。串吕四、余东、余中、余西及金沙、西亭、石港诸场,出丁堰闸,会于运盐河。一从立发河进口
元置,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长顺县西南睦化乡。明洪武五年(1372)改为木瓜长官司。
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贵池县“大雄山”条下:专景山“在府西二十五里王家汊之右。俗呼砖井山。崇峦拱揖,支陇环伏,湖水摇光,芰荷交映,擅一方之胜”。
即横海军。唐、五代方镇之一。唐贞元中置。治所在沧州(今河北沧县东南旧州镇)。辖境屡有变动。初领沧、景二州。元和中包有德、棣州。相当今天津市马厂减河以南,运河以东,山东津浦铁路以东,黄河以北及博兴县北部
即广阳坝。今四川重庆市东五十里广阳镇。《元史·步鲁合答传》:至元十一年(1274),“进攻重庆,宋军突围出走铜锣峡,行院忽敦遣步鲁合答追之,至广羊坝,斩首二百级”。即此。
即查浦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区西清凉山南。《晋书·成帝记》: 东晋咸和四年 (329),苏峻死,“诸军攻石头,李阳与苏逸战于柤浦,阳军败”。同书 《安帝纪》: 义熙六年 (410),卢循义军败建康,刘裕于
唐置,故址在今山西代县西北三十二里雁门关西雁门山上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代州雁门县:“有东陉关、西陉关。”即此。北宋杨业曾率兵由此至雁门北口击契丹。元废。即“雁门关”。
即今四川绵阳市东之魏城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魏城县:洛水堰“贞观六年引安西水入县”。《九域志》卷7魏城县“有安西水”。
隋开皇五年 (585) 改潼州置,治所在巴西县 (今四川绵阳市涪江东岸)。《元和志》 卷33绵州: “因绵水为名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金山郡。武德元年 (618) 复改为绵州,天宝元年 (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