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沂水

沂水

①今山东南部沂河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淮沂其乂。”沂即指沂水。《周礼·职方》:“其镇曰沂山。”郑玄注:“沂山,沂水所出也。”贾公彦疏:“沂水出沂山,水乃取名于此。”《水经·沂水》:“沂水出泰山盖县(今山东沂源县境)艾山。”郦道元注谓“水有二源,南源所导,世谓之柞泉,北水所发,俗谓之鱼穷泉,俱东南流,合成一川”,南流经东莞县故城(今沂水县)西,又经临沂(今费县东)、开阳(今临沂市北)二县东,又南过郯县(今郯城县)西,至今江苏睢宁县北注入泗水(今废黄河)。

②亦名西沂水。即今山东曲阜市南之沂河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浴乎沂。”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五年(前517),季平子请“待于沂上”。杜注:“鲁城南自有沂水。”《水经·泗水注》:“沂水出鲁城东南尼丘山西北,平地发泉,流径鲁县故城南。沂水北对稷门。沂水又西径圜丘北……沂水又西右注泗水也。”


古水名。即今山东省南部、江苏省北部沂河,惟下游古今略有变迁。东汉建安三年(198年)曹操攻吕布于下邳城,引沂、泗水灌城,所指即流经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古邳镇附近沂水故道。宋吕蒙正《题阙里》诗有“南沂西泗绕晴霞,北岱东蒙拥翠华”句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堡砦

    北宋置,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三十里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延安府:石堡砦“崇宁三年进筑,赐名威德军,五年复为砦。国初尝置城,至道后废之,地在延州北”。

  • 如水

    又称时水。在今山东淄博市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齐郡临淄:“如水西北至梁邹入泲。”《水经·淄水注》:“时水又西北径西安县故城南……又西至石洋堰,分为二水,谓之石洋口,枝津西北至梁邹入济。”此时水即《汉志

  • 溹涫水

    即今桑干河。 《水经·㶟水注》: “㶟水又东北流,左会桑干水,县西北上下,洪原七轮,谓之桑干泉,即溹涫水。”

  • 炮 (礮) 台 (臺) 湾

    在今上海市宝山区东北吴淞口,东临长江口,为长江第一重门户。清时于此设炮台,故名。

  • 忽儿海卫

    又作忽鲁哈卫。明永乐七年 (1409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。后改忽鲁爱卫。明永乐七年(1409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依兰旧城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流域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十三年改忽鲁

  • 铁冈驿

    明洪武三年 (1370) 置,为水驿,属广州府东莞县。在今广东东莞市东北铁岗村。

  • 松阳

    战国楚地。在今安徽枞阳县。《鄂君启节》铭文: 自鄂往, “逾江, 庚彭, 庚松易”。 松易, 即松阳。西汉置枞阳县。古邑名。战国楚邑。即今安徽省枞阳县。《鄂君启节》铭文:自鄂往,“逾江

  • 贺水县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柳州。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北周安圩。八年 (625) 属澄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析马平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北周安圩。属柳

  • 吴大岭

    在今河南鲁山县西九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汝州直隶州》:吴大岭“亦名没大岭,沙河所出,即滍水也”。

  • 丘垭场

    即今四川南部县西北丘垭乡。清道光《南部县志》卷2:北路“丘垭场离城二百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