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外

河外

春秋晋人称黄河以北为河内,黄河以南为河外。《左传》: 僖公十五年 (前645),“晋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”。杜注: “河外,河南也。” 战国魏人以河南、河西为河外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“所亡于秦者,山南、山北、河外、河内。” 指今陕西华阴至河南陕县一带。赵亦以河南为河外。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驱韩、梁军于河外。” 《正义》: “河外,谓郑、滑州(今河南郑州市、滑县一带),北临河。” 秦人以河东为河外。《资治通鉴》: 周赧王四年 (前311),张仪曰: “梁效河外。” 胡三省注: “秦盖以河东为河外,梁则以河西为河外。”


古地区名。春秋战国时因各国所在地不同,所指地区亦不同。春秋晋都河北,称河南为河外。《左传》杜注:“河外,河南也。”战国魏初亦都河北,后徙都河南,乃称河南、河西为河外。《史记》正义:“河外谓华州以东至虢、陕。”即今陕西省华阴市至河南省陕县一带。赵都河北,亦称河南为河外。《史记》正义:“河外,谓郑、滑州,北临河。”秦都关中,称河东为河外。《资治通鉴》胡注:“河外,秦盖以河东为河外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汶阳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鲁国。治所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五十四里。西晋属鲁郡。东魏移治今山东泗水县北四里故县。北齐废。②隋开皇四年(584)改鲁县置,属兖州。治所即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二里古城村。开皇十六年(596)改名

  • 南下沙镇

    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二十四里新场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松江府上海县: 新场镇 “在下沙南九里。一名南下沙”。

  • 石柱城

    在今湖南慈利县境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0澧州:石柱城,“《类要》:在慈利县。山崖有石,耸立如柱”。

  • 羌口镇

    清置,属安乡县。在今湖南安乡县西二十二里羌口。

  • 新安城

    ①唐建,属巂州。在今四川越西县北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咸通五年 (864),南诏寇巂州,“忠武大将军颜庆复请筑新安、遏戎二城,从之”。贞元十四年 (798),刘希昂出使南诏经此。②即今江苏无锡县东南三

  • 渣滓洞

    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歌东山麓。为中美合作所最大的监狱,有牢房十八间。1949年11月,国民党特务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于此。

  • 新城店

   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新城。北濒大海,东接招远界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莱州府掖县东北有新城店。民国 《四续掖县志》 卷1作新城,为新城乡驻地。

  • 巴彦河

    又作巴言河。即今黑龙江省鸡东县南大石头河。源出老爷岭,东北流入穆棱河。清齐召南《水道提纲》卷25:穆轮河“又东流,有巴言河自南来注之”。

  • 蓝滩汛

    亦作蓝河关、蓝河镇。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南大蓝河入汉江处之蓝滩村。隔汉江与陕西洵阳、白河二县为界。清有外委驻防。

  • 柏畅亭

    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十五里东柏畅。汉元朔五年 (前124) 封赵敬肃王子终古为柏畅亭侯。《寰宇记》 卷60临城县: 百畅亭,“ 《水经注》 云,泜水东经百畅亭,亭在今县西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