泗汾河
即今湖南醴陵市南之铁水。源出今攸县境,北流入醴陵市西南境,又北至铁口入渌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长沙府醴陵县: 铁水 “一名北江,自攸县入,北合清水江,又北流为泗汾河。水又北入渌水,至渌口入于湘”。
即今湖南醴陵市南之铁水。源出今攸县境,北流入醴陵市西南境,又北至铁口入渌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长沙府醴陵县: 铁水 “一名北江,自攸县入,北合清水江,又北流为泗汾河。水又北入渌水,至渌口入于湘”。
1912年仍因清制置,治长春县(今吉林长春市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舒兰、吉林、永吉、桦甸、靖宇以西,前郭尔罗斯至德惠三台镇段松花江以南,长岭、长春、伊通、盘石以北地区。1914年改为吉长道。清末置,治长春
即石汗那。都艳城(今阿富汗东北境斯科扎尔一带;一说即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西南迭脑)。
在今河南滑县西南。《宋史·高宗纪二》:南宋建炎二年(1127)五月,宗泽守东京,“河北制置使王彦部兵渡河,屯滑州之沙店”。即此。
即逢泽。在今河南商丘县南。《水经·睢水注》: “睢水又东径睢阳县故城南。……睢水于城之阳积而为逢洪陂。”见“逢泽(1)”。
在今浙江青田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青田县:白岸湖在“县西南四十里”。
又名黄沙桥铺。即今江西修水县东南黄沙镇。清时设汛。
即今江苏沛县南六十里敬安镇。民国 《铜山县志》 卷10: 敬安集在 “城西北七十五里。咸丰九年建”。
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永宁北一百二十里。明置长官司。清废。
即今湖北黄梅县南四十二里孔垅镇。清余名芳《黄梅兵事续记》:咸丰三年(1853)九月,太平军“仍由孔垅回窜九江”。
传说夏代有穷后羿所迁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 魏绛对曰,“后羿自鉏迁于穷石”。其地说法各异:(1)即穷谷,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五十里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 正义引《括地志》:“河南有穷谷,盖本有穷氏所迁也。”(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