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洛社镇

洛社镇

即今江苏无锡县西北洛社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无锡县 “潘葑镇” 条下: “又北十二里曰洛社市。”


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西部、京杭运河两岸。面积41平方千米。人口5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洛社,人口2.1万。宋代即称今名。1949年为洛社镇,1956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。1964年复析出置镇,1985年洛社乡并入。2000—2003年为惠山区人民政府驻地。江南运河与锡溧漕河在境内交汇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有机械、电子、化工、轻工、冶金、建材等厂。京沪铁路、新长铁路312国道经此,并设站。有洛社师范学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鼎路门

    即安门。汉长安城南面中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西张村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1: “长安城南出第二门曰安门,亦曰鼎路门。”

  • 离石郡

    北周建德六年 (577) 改怀政郡置,属石州。治所在离石县 (今山西离石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离石、方山、中阳、柳林、临县等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三年 (607) 复置,唐武德元年 (618) 改石州。

  • 棫林

    ①西周郑国都城。即今陕西华县。《史记·郑世家》: 郑桓公友 “初封于郑”。《索隐》: “郑,县名,属京兆。秦武公十一年 ‘初县杜、郑’ 是也。又《系本》 云: ‘桓公居棫林,徙拾。’ 宋忠云: ‘棫林

  • 长葛县

    隋开皇六年(586)置,属许州。治所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十六里老城镇。大业初属颍川郡。唐属许州。北宋属颍昌府。金属许州。清属许州直隶州。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60年徙治和尚桥(即

  • 富屯驿

    明洪武十年 (1377) 置,属顺昌县。即今福建顺昌县西北富文。清康熙三十八年 (1699)废。

  • 赤水军

    唐武德二年(619)置,属河西节度。初在凉州西二百里(今甘肃永登县西南)。开元十六年(728)改为大斗军,移赤水军入凉州城内(今甘肃武威市)。《元和志》卷40:赤水军“在凉州城内。管兵三万三千,马万三

  • 大庾渡

    在今四川射洪县东涪江东岸。《清一统志·潼川府二》:大庾渡“在射洪县太和镇涪江东岸。本朝雍正七年置巡司。今裁”。

  • 赤滩浦

    一作赤滩圃。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南汉江上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咸淳五年(1269)三月,“京湖都统制张世杰将兵拒蒙古围樊之军,战于赤滩浦,败绩”。即此。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东南汉水上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

  • 石燕桥镇

    即今四川隆昌县东二十里石燕镇。有桥跨石燕河上,为往来孔道。清咸丰《隆昌县志》卷10:石燕桥在“县南二十里,下达重庆”。在四川省隆昌县东南部。面积77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燕桥,人口 2

  • 绍武君臣冢

    为南明唐王朱聿及其臣下苏观生等臣合葬墓。 “绍武” 为南明唐王朱聿的年号,即公元1646年,相当于清顺治三年。墓本在今广东广州市象冈北麓。1954年迁入越秀公园木壳冈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