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房山
在今广西博白县东。明万历 《广西通志》卷5博白县: 洞房山在 “县东十里。广七十里。下有洞乳,缀丹碧,丽若雕房”。
在今广西博白县东。明万历 《广西通志》卷5博白县: 洞房山在 “县东十里。广七十里。下有洞乳,缀丹碧,丽若雕房”。
自今山西太原市附近西山支线的玉门沟起至西铭煤矿。长3.9公里。为同蒲铁路支线。1936年修筑。
即今黑龙江哈尔滨市北松浦镇。呼海铁路以此为起点。即今浙江省宁波市西北松浦镇。明洪武初置巡检司于此。属宁波府。清改为松浦镇。
在今北京市西北香山东。山顶有玉皇庙。清孙承泽《天府广记》卷35:“广应寺之西为木兰陀,由寺前鸟径西指,过小桥三四,径渐峻,盘旋入云,上建玉皇庙,栋宇洁饰。殿南别院有轩有室,石楼摇摇,踞山之颠。”
从吉林陶赖昭 (今松原市东南陶赖昭镇) 至榆树 (今榆树市)。长76公里。1943年修筑。
战国赵地,在今山西榆次市南约十里郭村。《战国策·秦第四》: “知氏伐赵,胜有日矣,韩、魏反之,杀之于凿台之下。”唐代为洞涡水侵圯,无复遗迹。
又名布固图河。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斋桑泊西南,为注入斋桑泊之水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5:“巴雅尔河又西北四十余里有布古什河。二源并发,东流而汇,经布古什山南,又东经布古什卡伦南。”
明洪武二十五年 (1392) 改柏兴州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。二十六年 (1393) 改置盐井卫。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年)改柏兴州置,治今四川省盐源县东北卫城。旋改盐井卫。
明初改元哈散 (合散) 站置,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附近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 “哈三城哈思罕站”。
在今西藏拉孜县东北百六十余里俄模钟村。清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 卷18: “西番 (藏) 语:鄂摩,兰也。城墙土色近之,故名。”
①清置,属新建县。在今江西永修县东北吴城镇内。②在今广西藤县西北,南临浔江之新马村附近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藤县图:西北藤江北岸有白马汛,有把总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