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浙江省

浙江省

清初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置,为内地十八省之一。治所在杭州府 (今浙江杭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除嵊泗县外的浙江全省。1953年嵊泗县由江苏划入,遂成今浙江省境。


简称浙。在中国东部沿海。面积10.18万平方千米。人口4551.6万。辖杭州、宁波、嘉兴、湖州、绍兴、温州、金华、衢州、舟州、台州、丽水11地级市及32市辖区、22县级市、35县和1自治县。省人民政府驻杭州市。以境内钱塘江古称浙江得名。“浙江”之称始见于春秋战国时代。《山海经·海内东经》:“浙江出三天子都,在其蛮东,在闽西北,入海,余暨南。即此。”春秋时为越国地,嘉兴以北属吴国,后并于越。战国时属楚。秦属会稽、闽中等郡。西汉为会稽、丹阳等郡,后分属扬州;东汉永建四年(129年)分浙江以西为吴郡,浙江以东为会稽郡,浙东、浙西始为地名。今省属为会稽、吴、丹阳三郡地。三国为东吴地,仍属扬州。西晋属扬州。东晋分置东扬州,寻省。南朝宋孝建初置东扬州,永光元年(465年)省;齐因之;梁又分置东扬州,寻罢;陈复置东扬州。隋开皇时为杭、吴、婺、处(括)、睦等州。大业初改为余杭、会稽、东阳、永嘉、遂安诸郡及吴郡地。唐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属江南东道,乾元元年(758年)属浙江东道、浙江西道节度使,浙东、浙西始为政区名。五代属吴越。北宋属两浙路。南宋属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。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置江浙行省。1366年朱元璋置浙江行省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后称浙江布政司。清初为浙江省,领杭州、嘉兴、湖州、宁波、绍兴、台州、金华、衢州、严州、温州、处州十一府。自此境域稳定少变。1914年置钱塘、会稽、金华、瓯宁四道。1927年废道属省。1949年辖杭州、宁波、温州三省辖市(地级)和嘉兴、临安、宁波、绍兴、台州、温州、丽水、建德、金华、衢州十专区。其后省内行政区划多变。至2004年,行政区划始成今状。地形以山地、丘陵为主。北部为杭嘉湖平原,水网密布。西部和南部多山,有天目、仙霞、括苍、会稽、四明、天台等山,山间河谷盆地和沿海平原为主要农业区。海域辽阔,面积26万平方千米。海岸曲折多港湾、岛屿,为中国岛屿最多的省区,以舟山群岛最为著名。为中国最大的渔场。钱塘、甬、瓯诸江穿行山区,水力资源丰富。北部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,中、南部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。年平均气温15~19℃,1月2~8℃,7月27~30℃。年平均降水量850~1700毫米。农业发达,盛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蚕茧、茶叶、黄麻。特产“龙井茶”、“黄岩蜜橘”等。矿产有萤石、明矾、石油等。工业有丝织、制茶、水产加工、机械、化工、冶金、电力、仪表、纺织、医药、电子等。建有新安江水电站、秦山核电站、北仑港、镇海炼油厂等大型工程。商品交易活跃,称魁全国。有沪杭、浙赣、杭宣、萧甬、金温等铁路,杭州、宁波、温州、黄岩、义乌、衢州、舟山等民航机场。沪杭甬、甬台温、宁杭、杭金衢高速公路和104、330、320、318、205、329国道公路纵横,通省内各县。有浙江大学、中国美术学院、浙江丝绸工学院、中国计量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百余所。杭州、宁波、绍兴、衢州、临海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。名胜古迹有西湖、灵隐寺、国清寺、天童寺、南湖、莫干山、雁荡山、天台山、普陀山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右辅

    右扶风为汉三辅之一,因地处京兆尹之右(西),故别称右辅。后世亦通称京西之地为“右辅”。唐李商隐《行次西郊》:“右辅田畴薄,斯民常苦贫。”汉三辅之一右扶风的别称。因在京兆尹之右(西),故称。后世常称京西

  • 神头店

    即今山东陵县东北二十里神头镇。汉代置重丘县于此。又作厌次城。即今山东省陵县神头镇。参见“神头镇(2)”。

  • 廖仲恺墓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紫金山西南,明孝陵西。廖仲恺 (1877—1925),广东归善 (今惠阳) 人。早年参加同盟会,积极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,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。1925年8月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。原葬广

  • 三阳水

    在今江西进贤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昌府进贤县:三阳水在“县北六十里。上源在县西,曰南阳、洞阳、武阳,合流经此,故曰三阳。又东北入鄱阳湖。李琯曰:进贤县之水惟以鄱阳为统会,而水之经则曰三阳”。

  • 妙峰寺

    在今福建安溪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》:妙峰寺“在安溪县北翠屏山麓。明里人李先春建。本朝(清)大学士李光地读书于此”。

  • 大柏树镇

    即今四川涪陵市西北大柏乡。清同治《涪州志》卷1:长滩里有“大柏树”。

  • 罗峒隘

    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 罗峒隘 “在博罗县东北象头山南,为陆路要害”。

  • 容美洞宣抚司

    元末改容美洞军民总管府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即今湖北鹤峰县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改为长官司,七年 (1374) 升为宣慰司。后废。永乐四年 (1406) 复置,属施州卫。清初改为容美土司。

  • 紫溪山

    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南。《清 一统志·曲靖府》 “紫溪山” 条引 《府志》: “明洪武二十六年,越州蛮阿资叛据龙窝,沐春讨之,至紫溪败其党,直抵龙窝擒之。”(1)古山名。在今云南省曲靖市东南。明初沐春讨当

  • 白泥州

    元至正末改白泥等处长官司置,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)改为白泥长官司。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年)改白泥等处长官司置,治今贵州省余庆县。属播州军民安抚司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