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绥山
在今安徽萧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萧县: 浮绥山 “在今县南三十里。东接蕉子山”。
在今安徽萧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萧县: 浮绥山 “在今县南三十里。东接蕉子山”。
在今山东威海市东海中。为威海卫外蔽。周三十里,多林木,有田可耕。《明史·河渠四》:“自海洋所历竹岛、宁津所、靖海卫,东北转成山卫、刘公岛、威海卫,西历宁海卫,皆海面。”光绪《文登县志》卷1:刘公岛,“
①西晋元康五年 (295) 置,属晋昌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东南。北周废。②隋开皇六年 (586) 析汲县、获嘉二县置,属卫州。治所在新乐城 (即今河南新乡市)。《寰宇记》 卷56新乡县: “取新中乡
北宋置,属萍乡县。即今江西萍乡市东七十里宣风镇。宋时曾于此置宣风驿,后废。明万历十三年 (1585) 又因废驿旧址置宣风公馆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萍乡县: 宣风镇 “东西凡三里,为水陆之冲”。(1)在
在今河北卢龙县东北。《十六国春秋·前燕录·慕容㑺传》:慕容㑺二年(350),伐赵,命慕容霸率兵二万车道出徒河,“军至三陉,赵征东将军邓恒惶怖焚仓库,弃安乐遁去”。即此。在今
即今广东普宁市东北洪阳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普宁县: “万历十 (三) 年移治黄坑,以洋乌、水二都还潮阳。”即今广东省普宁市北洪阳。明万历十三年(1585年)置普宁县治
即今青海省东部之青海湖。《北史·吐谷浑传》: “吐谷浑北有乙弗敌国,国有屈海,海周千余里。” 即此。
①在今江西定南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定南县:杨梅山在“县(治今老城镇)北百里,为县境要隘。嘉靖四十五年,贼魁赖清规等为乱;郡守黄扆单骑入下历,招抚之。贼防稍懈,抚臣吴百朋督参将蔡汝兰等进兵,
即棋盘山。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东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蒙化直隶厅》:棋盘山“又名石斛山”。
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置,属四川总督。治所在巴塘(今四川巴塘县)。民国傅嵩林《西康建省记》:“康地在川滇之边,故名曰督办川滇边务大臣。”统辖四川打箭炉厅(今康定县)及所属各土司和西藏的康都。辖境相
又名长山。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南境。《宋史·岳飞传》:南宋绍兴元年(1131)张俊请飞同讨李成,“飞夜引兵至朱家山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