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海河

海河

①古泒河尾。由今北运河、永定河、大清河、子牙河、南运河于天津市附近汇合而成,东南流至大沽口入渤海。干流长69公里。海河之名原为民间的称呼,首见于明代徐光启 《壅娄规则》: “天津海河上人云: 灰上田惹咸……。” 至明末清初,官书也采用海河之称。民国以来,水利部门把南、北运河、子牙、大清、永定诸河统称为海河水系,流经之地则名之为海河流域。

②即今云南通海县东北杞麓湖。唐代称海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从曲江 “又经通海镇百六十里,渡海河、利水至绛县”。


又称沽河。现名源于民间,首见于徐光启《壅粪规则》:“天津海河上人云……”中国华北地区最大水系。由潮白河、永定河、大清河、子牙河、卫河五大河在天津市区及其附近汇合而成,东流到大沽口入渤海。全长1090千米(以卫河为源),汇合处以下干流长76千米;流域面积26.5万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为717米3/秒。五大河源出燕山、太行山、五台山、恒山和黄土高原,含沙量大,汛期同时涨水,下游宣泄不畅,常泛滥成灾。建国后进行全面整治,在支流上游建密云、官厅、黄壁庄、岗南、岳城等水库,中、下游辟独流减河、永定新河、子牙新河、潮白新河等排洪河道,已形成分流入海的水系。在大沽口建有挡潮闸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哀戎郡

    南朝梁普通六年 (525) 置,属巴州。治所在其章县 (今四川巴中市东北三十里奇章乡)。《寰宇记》 卷139其章县: “哀戎郡以界内哀戎水为名。”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南朝梁普通六年(525年)

  • 桃源州

    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桃源县置,属常德路。治所即湖南桃源县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改桃源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桃源县置,治今湖南省桃源县。属常德路。辖境相当今桃源县。明洪武二年(1

  • 八梨铁路

    从八面通(今黑龙江穆棱县)至梨树镇(今鸡西市西南)。长24公里。1924年动工修筑,次年建成。今为城鸡线的一段。

  • 仙翁山

    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十八里。《清一统志·许州》:仙翁山“迥出群峰,有葛仙翁观丹井”。

  • 姑尤

    二水名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年 (前522),晏子曰: “聊、摄以东,姑、尤以西。” 杜注: “姑尤,齐东界也。姑水、尤水皆在城阳郡东南入海。” 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2: 姑尤水,“今按沽水有二: 曰

  • 眉州站

    元置,在今四川眉山县东七里岷江岸。为成都川江水站之一。明改为眉州水驿。

  • 胶东河

    又名胶莱河、胶莱新河。即今山东半岛西部之胶莱运河。《元史·世祖纪八》: “用姚演言,开胶东河。” 即此。

  • 亭川

    即今湖北东北部长江支流举水。《陈书·周炅传》: 太建五年 (573),定州刺史田龙升以江北六州七镇叛入于齐,“龙升使弋阳太守田龙琰率众二万阵于亭川”。即此。

  • 灵溪

    ①始丰溪支流。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98天台县:灵溪“在县西北三十里。孙公绰赋云:‘过灵溪而一濯’是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台州府一》“铜溪”条下:灵溪“在(天台)县西北十五里。源出百丈岩, 东流

  • 十五道

    唐贞观初分全国为十道,开元二十一年(733)分关内道置京畿道,分河南道置都畿道,分山南道为山南东、山南西二道,分江南道为江南东、江南西和黔中三道,合原有河东、河北、陇右、淮南、剑南、岭南共为十五道。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