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置,属元江直隶州。在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因远镇。
(雲) 山 ①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许州直隶州》: 紫云山 “南北两山左右拱抱。一泉涌出,由灵泉山之西麓入汝水。其郏、敖诸山对列如屏,襄中第 一胜境也。明李敏建书院于上,故又名书院山
战国秦惠王二十七年(前311)张仪、张若建,在今四川成都市区东城。太城之西为少城。晋代,益州治太城,蜀郡治少城。《晋书·李特载记》:“蜀郡太守徐俭以小城降,特以李瑾为蜀郡太守以抚之。罗尚据太城自守。”
西晋永兴元年 (304) 置,属徐州。治所在堂邑县 (今江苏六合县北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六合县、安徽天长市西部地。东晋安帝时改为秦郡。(1)西晋惠帝时置,治堂邑县(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北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
即今福建霞浦县南西洋岛和洋屿。明郑和下西洋经此。
唐析悦州羁縻州置,属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。后废。
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北新闸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武进县西有 “新闸镇”。在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西北部、京杭运河北岸。面积约12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闸,人口2200。唐时在运河上建闸
即今西藏波密县西之易贡藏布河。源于嘉黎县南部,为帕隆藏布一支流。 下游有易贡错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3 《山川》:“冈布藏布河入藏布江。”
即今湖北当阳市东南河溶镇。清设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荆门州》: 河溶镇巡司 “在当阳县东南五十里。旧名合溶市。沮、漳水至此合流,故名”。在湖北省当阳市东南部。面积221.5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
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 天全六番招讨司有泥山百户所。《清一统志·雅州府二》: 泥山所 “在天全州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