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溪
①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孝丰县: “深溪在县 (治今安城镇) 西南四十里。於潜山之水流出此,合苕溪。”
②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德清县: 深溪“在县西南三十五里。杭州府於潜县东北境之水,流出于此,又东注于余不溪”。
③浦阳江支流。在今浙江义乌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义乌县: 深溪 “在县北五十里。出县北四十八里之龙祈山……西北流,入于浦阳江”。
①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孝丰县: “深溪在县 (治今安城镇) 西南四十里。於潜山之水流出此,合苕溪。”
②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德清县: 深溪“在县西南三十五里。杭州府於潜县东北境之水,流出于此,又东注于余不溪”。
③浦阳江支流。在今浙江义乌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义乌县: 深溪 “在县北五十里。出县北四十八里之龙祈山……西北流,入于浦阳江”。
在今湖北咸宁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咸宁县: 梓潭湖 “在县北十五里。一名咸宁湖,为邑境泉流之汇。东北流过斧头湖,至江夏之金口,入于大江。今掌于河泊所”。
在今四川荥经县北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7雅州:邓通城“在荣经县东三十里。文帝尝赐通严道铜山铸钱。又有饿死坑,亦通饿死之地也。李石诗曰:多少金钱满天下,不知更有邓通城”。
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金水口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易州: 金水口 “在 (紫荆关)北八十里,其西有石塘横岭等口”。
1914年依前热河道置,属热河特别区域。治承德县 (今河北承德市)。辖境约当今河北东北部承德地区,辽宁西南部及内蒙东南部地。1928年废。1914年7月置,治承德县(今河北承德市)。属热河特别区。辖承
1949年5月解放后由当涂县城区析置,属皖南行署区。治所即今安徽当涂县。1950年撤销,并入当涂县。旧市名。1949年解放后,析当涂县城区置,治今安徽省当涂县。属皖南行署区(1952年改安徽省)。19
在今浙江江山市西南新塘边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衢州府江山县 “白寨” 条内: “县西南五十里有新塘寨。……正统中置,以备矿寇。”明正统年间置,即今浙江省江山市西南新塘边街。清同治元年
明代西藏地名。元代宣政院在乌思藏置十三万户,于乌思地区 (前藏) 置六万户中伯木古鲁万户最强,元末逐渐取代萨迦地方政权。明沿元制,洪武八年 (1375) 诏置帕木竹巴万户府,永乐四年(1406) 晋封
古名下观。即今湖南宁远县东南二十八里下灌乡。清咸丰二年(1852),太平军攻克江华、永明两城后,东进与主力军会师于此。咸丰五年(1855),天地会军焦三、许月桂、李石保、王大才等乘雾袭击清军赵永年部,
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二十里。民国 《建阳县志》 附图: 县东北有彭墩街。
指今广西中部红水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5象州:大江水“在来宾县西五十步,沿流至武仙县,下通广州入海。其江有三源:一都泥大江通牂牁勋训州,一通宾州上林县,一通述州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武宣县:大江“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