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河郡

清河郡

西汉高帝置,治所在清阳县 (今河北清河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及枣强、南宫各一部分,山东临清、夏津、武城及高唐、平原各一部分地。东汉桓帝时改为清河国,移治甘陵县(今山东临清市东北)。三国魏复为清河郡。西晋为清河国,治所在清河县 (今临清市东)。其后辖境缩小。北魏仍改为郡。北齐移治武城县 (隋改名清河县,在今清河县西城关乡西北十二里)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及唐天宝、至德时曾改贝州为清河郡。


西汉置,后屡改为国,元帝永光后为郡,治清阳县(今河北清河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清河及枣强、南宫市部分地,山东省临清、夏津、武城及高唐、平原部分地。东汉改置为国。北魏仍为郡,治甘陵县(今山东临清市东北)。北齐移治武城县(今河北清河县西北。隋改名清河县,移今清河县西),隋开皇初省。大业及唐天宝、至德时又曾改贝州为清河郡。隋大业七年(611年)张金称、高士达起义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康有为墓

    在今山东青岛市崂山区中韩镇西南浮山南麓。康有为 (1858—1927) 字广厦,号长素,广东南海人。清光绪进士,戊戌变法领导人。其墓原在崂山区李村镇南三里枣儿山 (又名象耳山) 西北麓,1985年迁此

  • 邵阳郡

    唐天宝初改邵州置,治所在邵阳县(今湖南邵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冷水江以南资水流域。乾元初复改邵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邵州改置,治邵阳县(今湖南邵阳市)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邵州。

  • 金牌水

    在今湖南浏阳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浏阳县 “龙津水” 条下: 金牌水 “在县东五里。出道吾山东麓,流经此,折而西,经县南一里,入于浏水”。

  • 海门县

    ①五代周显德五年 (958) 置,属通州。治所在今江苏启东市东北南阳村附近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2扬州府海门县: “以僻在海隅,因名。” 元末以水患徙治礼安乡 (今通州市东)。明正德七年 (1512)徙治

  • 朗陵山

    ①在今安徽南陵县西,东接大工山主峰。《清一统志·宁国府一》: 朗陵山 “在南陵县西三十里。《名胜志》: 工山南有朗陵,以晋朗陵侯何琦隐其上,故名”。②在今河南确山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朗陵县注引应劭

  • 韩婆径

    在今福建南靖县北。明正统五年 (1440)于此置韩婆巡司,景泰二年 (1451) 改为永丰巡司。

  • 柯舜山

    即舜山。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。清光绪《无锡金匮县志》 卷2: 舜山 “其西为柯山,两山连而其峰相望,土人合名之曰舜柯山。

  • 竹溪河汛

    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北五十里竹溪河南岸。清有外委驻防。

  • 凤林

    即今浙江淳安县西南狮城镇南凤林港。南宋建炎初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淅源县

    唐置,属淅州。治所在今贵州习水县东北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