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湘江

湘江

①今湖南省最大的河流。源出广西灵川县东、海洋山西麓,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,经永州、衡阳、湘潭、长沙等地,至湘阴县芦林潭入洞庭湖,长817公里。上古时洞庭湖较小,湘水直接注入长江。《山海经· 海内东经》: “湘水出舜葬东南陬,西环之,入洞庭下。” 《水经· 湘水》:“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,东北过零陵县东,又东北过洮阳县东,又东北过泉陵县西,又东北过重安县东,过酃县西……又北过临湘县西……又北过罗县西……又北过下隽县西……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。”

②又名穆家川。在今贵州遵义市东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播州宣慰司: 湘江 “源出龙岩山麓,流经湘山南,与乌江合”。


(1)别称潇湘。湖南省最大河流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“湘,相也,言有所合也。”以湘水入湖南境,合潇水、蒸水等北流,故名。上源海洋河出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海洋山西麓。同桂江上源漓江间有灵渠(湘桂运河)相通。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,经衡阳、衡山、株洲、湘潭、长沙等市县,至湘阴县芦林潭入洞庭湖。长856千米,流域面积9.64万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2240米3/秒。支流众多,主要有潇水、舂陵水、耒水、洣水、蒸水、涓水、涟水等。上游水流湍急,中、下游水量丰富平稳。河源与河口落差460余米,水力资源丰富。建有欧阳海、千金庙、双牌等水库及东江水电站。干、支流大部可通航。(2)汉代前称鄨水,后称芙蓉水。以芙蓉峰得名。乌江支流。在贵州省中部偏北。上有两源,东源出湄潭县,西源出遵义市,相汇后西南流至遵义县三星场注入乌江。长137千米,流域面积4928平方千米。途纳湄江、洛安江等支流,水力资源较丰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泥营

    一名乌业营。在今贵州铜仁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铜仁府铜仁县“石子营”条下:“(明)嘉靖二十七年,讨叛苗,官军自铜仁进屯乌泥营。”又名乌业营、何各营。在今贵州省铜仁市西北。明嘉靖二十七年(1548

  • 盘秀山

   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南与安泽县接界处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潞州屯留县: “有盘秀山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42屯留县: 盘秀山“在县西南八十里,岩岫盘曲,孤峰秀挺,亦名盘石山,蓝、绛二水,皆出于此”。

  • 连界墟

   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江湖镇东北连界村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卷10化州:连界在“州北九十里”。

  • 思和县

    唐长庆三年 (823) 改平原县置,属思唐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西北思和镇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 废入武郎县。古县名。唐长庆三年(823年)改平原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西北。属思唐州。北宋开

  • 偏店关

    在今河北涉县东北三十里偏店乡。明洪武中置偏店巡司。嘉靖中废。

  • 沈黎僚郡

    南齐改沈黎郡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。后废。

  • 子岭关

    一名岭子关、关子岭镇。明置,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四十里关子岭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介休县:子岭关“县东南六十里,路出沁源县,洪武五年置巡司戍守”。

  • 船步街

    即今广东罗定市东南五十里船步水北岸船步镇。清光绪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 罗定州东南有船步街。

  • 北陵支线

    从辽宁沈阳城站至北陵。长11.8公里。为北宁铁路支线。1929年建成。

  • 虎头崖

    在今四川茂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茂州: 虎头崖 “在州北。嘉靖中,何卿征茂州五寨,夺虎头崖等险,克平十一寨也”。古山名。在今四川省茂县北。明嘉靖中,何卿征茂州五寨,夺虎头崖等险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