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王寺镇

王寺镇

即今河北南皮县东四十里王寺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沧州图:西南有王寺镇。


(1)在河北省南皮县东部。面积90.7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寺,人口3820。镇以驻地名,明初建大寺院,有寺中王之称,村因寺得名王寺。1949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蔬菜等。有五金、化工、修配、锉刀等厂。泊海公路经此。(2)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部。面积29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寺,人口3230。原为秦阿房宫一王府所在,古府称寺,故名。清为王寺廒。1913年曾设镇。1950年设纪阳乡,1956年改名中隆乡。1961年改纪阳公社,1984年改乡。1999年改设王寺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稻、棉花、蔬菜等。为新兴工商业集镇。有机械、氮肥、砖瓦等厂。310国道经此。境内大古城村有秦阿房宫正殿及西燕阿城城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鹤站

    元置,在今四川邛崃市东。明改为驿。

  • ①春秋楚邑,后属吴。在今江苏六合县北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四年 (前559),楚“子囊师于棠,以伐吴”。即此。秦置堂邑县。②一作唐。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北。《春秋》: 隐公五年 (前718),“

  • 考城县

    ①东汉章帝时改甾县置,属陈留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。西晋初废,后复置,属济阴郡。北魏徙废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复置,属宋州。大业初属梁郡。唐属曹州。五代梁开平元年(907)改为戴邑县。后唐同光二

  • 恶溪

    ①即今浙江丽水市、缙云县、磐安县境内之好溪。为瓯江支流。南朝宋谢灵运 《与弟书》: “闻恶溪道中九十九里有五十九滩。王右军游此恶道,叹其奇绝。” 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处州丽水县: “东十里有恶溪,多水

  • 丰乐水

    在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。为新安江支流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0歙县:丰乐水“在歙县,出黄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一》:丰乐水“在歙县西北,源出黄山, 南流至府城西三里入练溪。《方舆胜览》:浙江四源,一出歙之黟

  • 三生石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下天竺寺后。明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》卷11“北山胜迹”有三生石。《甘泽谣》谓“三生石上旧精魂,赏月临风不要论”,即此。

  • 思依山

    在今四川阆中市西北七十里思依镇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5阆州: 思依山 “在晋安县北二十里。汉朝罗冲霄张道陵隐居所。其山东西二水,东观今之元封也,有峻仙洞、捣药台、俗丹井、炼丹炉存焉。西观今之延禧也,有

  • 乌石门镇

    在今江西德安县北八里乌石门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3:德安县北有乌石街。

  • 临溪水

    乳溪水别名。在今安徽绩溪县西北。宋淳熙 《新安志》 卷5绩溪县: 临溪水 “源出县北三十里。又名乳溪。西南流七十八里合扬之水”。

  • 哷正寺

    即热正寺。在今西藏林周县东北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导》 卷4 《寺庙》: “哷正寺,俗名热正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