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登仙桥

登仙桥

原称红门桥。在今江西乐安县东南,横卧在谷冈河上。建于北宋绍圣元年 (1094) 以前。为一拱形石桥,长八丈,宽二丈,从头至尾砌成一座庙宇。原名红门桥,后改为登仙桥。1912年被洪水冲毁,十年后移址于原桥下游一里处重建,长三丈,宽一丈,桥上建有将军庙一座。1933年2月,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 “围剿”。周恩来、朱德率工农红军 一、三、五军团在此一举歼灭敌军五十二、五十九两个师,此即名震中外的 “登仙桥大捷”。


原称红门桥。在江西省乐安县,横卧谷冈河上。为拱形石桥。建于北宋绍圣元年(1094年)前。建筑与众不同,从头至尾砌成一座庙宇,红墙蓝瓦,重檐翘角。据传南宋嘉定年间文人白玉蟾,云游宿此,与僧为伴。夏夜,诗兴大发,口占七绝一首,中有“红桥仰卧似登仙”句。僧人遂将红门桥改今名。1912年桥毁于山洪。十年后,当地群众捐资重建时移址原桥下500米处。桥长约10米,宽3.3米,单孔,桥上建将军庙。1933年2月,周恩来、朱德率红军一、三、五军团在此一举歼灭国民党军队两个师,即有名的“登仙桥大捷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夏至战国的诸侯国。商、周甲骨、金文作曾,古文献作缯或鄫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 “禹为姒姓,其后分封, 用国为姓, 故有……��氏、 缯氏。” 商时为方国。甲骨 卜辞有 “王次

  • 西城市

   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西城村,西近三水县界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69墟市:南海县有“西城市”。

  • 石凉伞山

    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石砫宣抚司:石凉伞山在“司东北百四十里。形如张盖,或谓之石幢山”。

  • 密峰寨

    在今湖南凤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五寨长官司: 密峰寨“在司东。嘉靖二十四年,督臣冯岳言,五寨在麻阳、保靖之中,宜移镇筸参将驻此,以便控制。且寨东有密峰寨,西有牛拗脚,又诸苗出入之冲,宜各立哨堡一

  • 盖仙山

    即今福建浦城县北浮盖山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9建州 《景物下》: 盖仙山“ 一名浮盖山。在浦城县北九十里,上有仙坛、石洞,可以窥天”。

  • 龙子岭

    在今广东四会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6肇庆府有“龙子岭”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一》 “仙岭”条:“龙子岭在(新会)县东三十里。”

  • 少山

    在今山西昔阳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“少山,其上有金玉,其下有铜,清漳之水出焉,东流于浊漳之水。”古山名。又称揭戾山、漳山、鹿谷山或河逢山。在今山西省昔阳县西南。《山海经》:清漳水出少山

  • 大坝

    ①在今四川兴文县南大坝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太平长官司:大坝“北连都掌,南迫芒布(部),西接乌蒙,东抵永宁,延袤二百余里”。元置大坝军民府于此。《明史·程信传》:成化三年(1467),戎县山都掌族反,

  • 封丘门

    五代大梁城 (今河南开封市) 北墙西门。梁开平元年 (907) 改封丘门为含曜门,时人犹以旧称封丘门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),“李嗣源军至大梁,攻封丘门,王瓒开门出降”。后晋天福三年

  • 黄蜡洞

    在今贵州铜仁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铜仁府铜仁县: “黄蜡洞在府东五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