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叶坂寨
明嘉靖二十六年(1547)置,属安溪县。在福建安溪县西北。寻废。
在今福建省安溪县西北崇山间。明嘉靖二十六年(1547年)建石城,并发泉州卫千户一员戍守。后废。
明嘉靖二十六年(1547)置,属安溪县。在福建安溪县西北。寻废。
在今福建省安溪县西北崇山间。明嘉靖二十六年(1547年)建石城,并发泉州卫千户一员戍守。后废。
在今云南红河县南二十五里。明、清时落恐甸长官司治此。(1)集镇名。在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中部。朝阳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320。1937年建村,命名朝阳。农产小麦、莜麦、玉米、谷子等,畜产牛、马、羊、猪。
亦作白坛卫村。在今河北清苑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晋开运二年(945),败契丹兵于阳城,“晋军至白团卫村,埋鹿角为行寨。契丹围之数重”。即此。
即雷首山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南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,共水出焉。”即此。
1934年合义南、义北二镇置,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南二十六里义桥镇。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南部,西邻富阳市。面积58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义桥,人口 3500。以境内义桥得名。1930年置义
①北周改郢州置,治所在平阳县(今河南信阳市)。隋大业二年(606)改为义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)改义阳郡复置,治所在义阳县(今信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及信阳、罗山二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义
即今广东开平市驻地三埠镇。旧属台山县,1949年划入开平县,与新昌埠、长沙埠合并为三埠镇。1952年开平县迁治于此。
辽置,为乾州治。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城西南十二里观音洞附近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广宁府闾阳: “辽乾州广德军,以奉乾陵故名奉陵县。” 金天会八年 (1130) 改名闾阳县。古县名。辽置,治今辽宁省北
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浙州。治所在今贵州习水县东北。后废。
又作白畎。即今福建长乐县东海中白犬列岛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作白犬洋。
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二十五里禹门口村,黄河渡口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蒲州河津县: “西北有龙门山,夹河对峙,下有禹门渡巡检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