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洋坪
即今湖北恩施市东北白杨镇。清同治《施南府志》卷6《村集》:“白洋坪,距(恩施)县八十里。”
即今湖北恩施市东北白杨镇。清同治《施南府志》卷6《村集》:“白洋坪,距(恩施)县八十里。”
即厓山。在今广东新会市南崖门。《寰宇记》 卷157广州新会县: 崖山 “在县南八十里,临大海,出龙眼子、木威、橄榄之树”。古称厓山,又称厓门山。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、珠江出海处最西口门崖门东面,与汤
即今广东云浮市西南白石镇,在白石河之滨。清设汛,有把总驻防。
①即今内蒙古集宁市北之霸王河。《清一统志·察哈尔·正黄旗》:纳林河“在旗西北六十里。源出正红旗察哈尔界内, 南流入希尔池”。②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之纳伦河。清《阿文成公年谱》卷1:乾隆二十五年(1760
在今四川绵阳市东南一百十里玉河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33魏城县: “隋大业十年自盐泉井移魏城县理此,属金山郡。按盐泉井在今县东南四十五里,盐泉县理也。”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阳山县置,属洪源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南大渡河南岸。乾元元年(758) 属黎州。后迁治今汉源县。北宋庆历六年(1046) 废入汉源县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阳山县置,治今四
①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。《越绝书·越地外传》: “葛山者,勾践罢吴,种葛,使越女织治葛布,献于吴王夫差。”②在今四川梓潼县西北三十里卧龙山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6隆庆府: 葛山 “旧名亮山。在梓潼县北二
唐贞观二十三年 (649) 以郁射施部置,初隶定襄都督府,后属桑乾都督府。为羁縻州。当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南部或河北省西北境。唐羁縻州。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以突厥郁射施部置,属桑干都督府。确址不
在今四川渠县北汉碑乡南汉亭村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2渠州:双石阙“在大竹县北一里。其一镌云‘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’。其一镌云:‘汉新丰令交趾都尉府君’。其阙上各镌出屋宇禽兽飞走之像。又有单石阙二,
隋开皇十六年(596)析临清县置,属贝州。治所在今临清市西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,属毛州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
又称龙岩囤。在今贵州遵义县北太平乡龙岩山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遵义府遵义县: 海龙囤在“府北三十里。四面斗绝,后有侧径,仅容一线。杨应龙倚为天险,于囤前筑九关以拒官军。万历二十七年,官军克播州,进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