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马湖

白马湖

①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北十五里。《水经·淮水》:“中渎水出白马湖,东北注之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39楚州:白马湖“在宝应县北十五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一》 引《旧志》曰:白马湖“东西十五里,南北三里。东北通运河,北达广浦,为往来要津。或曰即故白马塘也”。

②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十二里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白马潭“潭之深无底。传云创湖之始,边塘屡崩, 百姓以白马祭之,因以名水”。

③在今河南博爱县西南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:白马沟水“首受白马湖。湖一名朱管陂。陂上承长明沟”。

④一名白蟒湖。在今湖南常德市西七里。北宋曾巩《归老桥记》:“武陵之西北,有湖属于梁山者,白马湖也。”


(1)在江苏省宝应、淮安、金湖、洪泽四县市交界处。《水经注·淮水》:“中渎水出白马湖。”湖盆浅碟形,系由古潟湖经长期演变分化而成。湖面海拔6.5米,面积108平方千米,最大水深2米,蓄水量1.05亿立方米。原与宝应湖相连,1969年两湖间筑堤建闸,成为一个独立湖泊。其出水主要经排水闸泄入里运河。具灌溉、航运、水产之利。(2)旧名渔浦湖。在浙江省上虞市区西北。周20余千米,三面环山。湖滨诸山三十六涧,悉汇于湖。湖中有癸巳山、羊山、月山。据《水经注》云,创始时塘堤屡坍,民以白马祭之,故名白马潭。一说晋时县令周鹏举尝乘白马入湖中不出,人以为地仙,故名。1921年当地陈姓富绅捐资兴学,延经亨颐、夏丏尊等创办春晖中学,朱自清、丰子恺等著名学者数十人执教于此,改革教育制度,率先实行男女同学。校旁旧有弘一法师(李叔同)故居晚晴山房。(3)即“朱管陂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绥平砦

    北宋置,属延川县。在今陕西子洲县西南淮宁河畔。元符二年 (1099) 改属绥德军。金正大三年 (1226) 升为绥平县。

  • 至道山

    在今浙江金华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金华府:至道山“在府东南三十五里。一名覆釜山。亦名积道山。连峰拥翠,石磴萦纡,山顶平旷,可列屯营”。

  • 龙川胡氏宗祠

   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瀛州乡大坑口村。古称龙川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)重修。现存多为清代建筑。三进七开间,梁柱、额枋、隔扇窗等均饰有人物、花卉、鸟虫等图案的木雕,为同类建筑中所不多见。

  • 古祚驿

    明置,在今广西阳朔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阳朔县:古祚驿“在城北龙头山下。旧在县北十五里,正统二年移于此”。

  • 昂车关

    唐置,在今山西榆社县南四十五里与武乡县接界处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潞州武乡县: “北有昂车关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天复元年 (901),朱全忠将“ (氏) 叔琮入天井关,进军昂车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

  • 六胡州

    唐调露元年(679)在灵、夏二州南界设鲁、丽、含、塞、依、契六州,用唐人为刺史,以处突厥降户,谓之六胡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境。长安四年(704)并为匡、长二州。神龙三年(707)在盐

  • 阻卜部

    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源一带。《辽史·太祖纪》:天赞三年(924)亲征阻卜部等,九月次古回鹘城,“庚子,拜日于蹛林。丙午,遣骑攻阻卜”。

  • 黄碧村

    即今浙江缙云县北二十四里新碧镇驻地黄碧村。清光绪 《缙云县志》 都图: 县北有黄碧村。

  • 伊吾设治局

    1935年析哈密县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在阿都鲁克(今新疆伊吾县)。1944年升为伊吾县。1937年6月由哈密县析置,治阿都鲁克(即伊吾城,今新疆伊吾县伊吾镇)。1944年升县。

  • 临渠城

    即临泃城。石赵置,在今河北三河市东南。以临泃水而名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永和六年(350),燕慕容霸伐赵,“收安乐、北平兵粮,与 (燕王) 俊会临渠”。即此。十六国后赵筑,在今河北省三河市南。因临泃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