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马盐场
北宋置,属涪陵县。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白马镇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4涪州:白马津“在武龙县北三十五里,有盐官”。
北宋置,属涪陵县。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白马镇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4涪州:白马津“在武龙县北三十五里,有盐官”。
即今山西河曲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河曲县:灰沟营堡“在偏关西六十里。……堡宣德四年置,万历五年修筑,周一里有奇。二十二年革。边口有半角尖、吴峪口等处为最冲。成化十八年抚臣何乔新败敌于灰沟,是也”。
①1913年改路南州置,后属云南滇中道。治所即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。1916年直属云南省。1956年改设路南彝族自治县。②1945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由平东、平西二县合并设置,属太行区。治广阳 (今山西
①三国魏置,属敦煌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。西晋改属晋昌郡。北周废。②清乾隆三十八年 (1773) 置,为镇西府治。治所在巴尔库勒城 (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)。咸丰五年 (1855) 废。古县名
即今湖北通山县西南四十里杨芳林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通山县西南有杨芳林市。
在今浙江江山县西南 (枫岭关处) 二十八都镇。为浙、闽交通要道。边境险塞。《清一统志·浙江统部》: 浙闽枫岭营游击 “驻江山县廿八都,兼辖福建浙江两省交界地方,左右二哨,右哨专防福建地界”。直隶于衢州
即今广东花都市 (新华镇) 西南炭步镇。清设水西巡司于此。
①亦作离碓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离堆公园内伏龙观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 “于蜀,蜀守冰,凿离碓,辟沫水之害,穿二江成都之中。” 西晋刘逵注左思 《蜀都赋》: “ 《地理志》: 蜀守李冰凿离堆,穿两江,为人
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七十四里,地处京山、随州、安陆三县市交界处。1966年7月发掘,出土鼎、鬲、甗、簋、豆、方壶、盉、盘、车马器等文物。鼎、豆、方壶均有“曾中游父自作器”铭文。经鉴定为西周晚期铜器。
即今河北张北县东北四十里白庙滩乡。民国《张北县志》卷3:白庙滩“在县北四十里,于民国二十一年五月建筑土围”。
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钦州: “管界巡司在州西百八十里。本名时休峒。永乐中改置巡司,嘉靖中没于交阯,寻复来归。”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移治龙门 (今钦州市南龙门港镇)。乾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