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里镇
北宋置,属灵台县。即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。
在安徽省太湖县西北部。面积96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叶塝村,人口350。因从太湖县城沿长河而上到此刚好一百里而得名。1961年设百里公社,1984年改乡。1992年耿家、共和二乡并入,2001年改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甘薯、茶叶、蚕茧、油漆、中药材等。太岳、赤百公路经此。
北宋置,属灵台县。即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。
在安徽省太湖县西北部。面积96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叶塝村,人口350。因从太湖县城沿长河而上到此刚好一百里而得名。1961年设百里公社,1984年改乡。1992年耿家、共和二乡并入,2001年改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甘薯、茶叶、蚕茧、油漆、中药材等。太岳、赤百公路经此。
即今安徽休宁县西蓝渡乡。清康熙 《休宁县志》 卷1: 蓝渡街 “西十三里。长一里”。
西汉置,属零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邵阳县西。东汉改为夫夷侯国。三国吴复改夫夷县。西晋属邵陵郡。东晋改为扶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邵阳市西,夫夷水西。属长沙国。元朔五年(前124年),封长沙定王子义为
在今浙江乐清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温州府》:白若岭“在乐清县东。谢灵运渡江而上,从斤竹涧过白若岭,即此”。
即城口隘。今广东仁化县北九十里城口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仁化县 “风门凹隘” 条: 城口隘 “在县北一百三十里”。清设城口汛,有外委把总驻防。在今广东省仁化县北城口。明时移恩村巡检司治此。
即迦摩缕波国。在今印度阿萨姆邦西部高哈蒂一带。《新唐书· 地理志》: 安南通天竺道 “又自骠国西度黑山,至东天竺迦摩波国千六百里”。
明置,在今广东台山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新宁县:那银堡“在县(今台山市)西南九十里”。
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(故江陵县城) 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江陵县: 虎渡口在 “府西南二十里。《志》 云: 龙洲南有虎渡里。后汉时郡守法雄有异政,猛虎渡江去,因名。大江经此分流,注于澧江,同入洞
在今甘肃甘谷县东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伏羌县: 散渡河 “源出通渭县之十八盘山,曲折流入县界,至此入渭”。
一作吗呢图噶图勒罕卡伦。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东北额尔齐斯河南岸。清《塔尔巴哈台事宜》卷3:玛呢图干都尔罕卡伦“在鄂伦布拉克北八十里鄂尔齐斯河岸与科布多交界”。
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置,属平越卫。治所即今贵州麻江县东南平定司。后改属麻哈州。清以后废。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年)置,治今贵州省麻江县东南平定。属麻哈州。清因之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