皖县
西汉置,属庐江郡。治所即今安徽潜山县。东汉建安末为庐江郡治。西晋永嘉末废。
古县名。春秋楚地,西汉置县,治今安徽省潜山县,属庐江郡。西晋永嘉末废。三国魏正始四年(243年)司马懿率军入舒县,吴诸葛恪自此迁于柴桑。
西汉置,属庐江郡。治所即今安徽潜山县。东汉建安末为庐江郡治。西晋永嘉末废。
古县名。春秋楚地,西汉置县,治今安徽省潜山县,属庐江郡。西晋永嘉末废。三国魏正始四年(243年)司马懿率军入舒县,吴诸葛恪自此迁于柴桑。
明弘治七年 (1494) 置,属贵州布政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都匀市。辖境相当今贵州都匀、凯里二市及麻江、平塘、独山三县和三都水族自治县地。1913年废。明弘治七年(1494年)置,治都匀卫(今贵州都匀市)
南朝梁天监元年(502)置,为隆城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8蓬州引《元和志》:仪隆县“以山名”。西魏改为隆城县。北周保定四年(564)复为仪隆县。隋属巴西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)
西晋改栒邑县置,属新平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旬邑县东北二十五里职田镇。东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晋改栒邑县置,治今陕西省旬邑县东北。属新平郡。后废。
在今河北蔚县北。桑干河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蔚州: 葫卢水 “在州城北。其水上槽狭,下流阔,因名。其上流即广流之丰水也,下流注于桑干河。或以此为呕彝河”。
北魏太平真君二年 (441) 改禽昌郡置,属平阳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。北周移治今临汾市东南。隋大业二年 (606) 改为襄陵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平真君二年(441年)以禽昌郡改置,治今山西省临汾市,为
在今广西柳城县东南。明万历《广西通志》卷4:白龙岩“在旧县东二十里。其上作龙首形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洛容县:“旧治白龙岩。天顺中,徙治朱峒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洛容县:洛容废城在“今县东北三十里。
①汉长安九市之一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2载: “直市在富平津西南二十五里,即秦文公造,物无二价,故以直市为名。” 《长安志》曰: “直市在渭桥北。”②在今陕西富平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
即今云南禄丰县东南二十九里腰站。明、清时为炼象关。
在今江苏泗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淮安府桃源县: 崇河在 “县北四十里。上有崇河桥。相传晋石崇尝立仓于此,因开河以通舟楫,西自宿迁县界,接仓基诸湖之水,东入沭阳县界,下流注于涟水”。
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四十五里五眼井村。《清一统志·宁武府》:五眼井堡“北至边墙三里,明崇祯十年筑,周百丈, 为外边内边之要枢”。在今山西省偏关县东北。明崇祯十年(1637年)筑。为当时外边内边之要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