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井宗
民国时改盐井县置,属西康省。治所即今西藏盐井县。1955年属昌都专区。1960年与宁静宗合并置宁静县。1983年复置盐井县。
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寨。1960年与芒康宗合并,改置宁静县。
民国时改盐井县置,属西康省。治所即今西藏盐井县。1955年属昌都专区。1960年与宁静宗合并置宁静县。1983年复置盐井县。
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寨。1960年与芒康宗合并,改置宁静县。
西汉置,属东莱郡。治所即今山东烟台市东南牟平区宁海镇。高后封齐悼惠王子兴居为侯国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东牟:“有铁官、盐官。”南朝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文帝二年(前178年)改东牟侯国为县,治今山东省烟台市
即今福建南安市南七十里石井镇。元置巡司于此。(1)在福建省南安市南部,南临东海与金门岛一水相隔。面积83平方千米。人口6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井,人口 6350。境内白鹤山下一口天然石壁水井,泉水甘甜
北宋置,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常德府:“熙宁七年,废桃源、汤口、白崖三砦。”
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南濮阳县南。《诗经·鄘风·干旄》: “孑孑干旄,在浚之城。” 即此。(浚xùn) 古邑名。春秋属卫,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南。《诗·鄘风·干旄》“在浚之外”、“在浚之都”皆指此。
明代对沿内长城三个关的总称。即居庸关(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)、倒马关(在今河北唐县西北)、紫荆关(在今河北易县西北)。明代对沿内长城三个关的总称。即居庸关(今北京昌平区西北)、倒马关(今河北唐县西北)
唐南诏置,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凤营乡。唐樊绰《云南志》卷1:会川镇“五十五里至目集馆……从目集驿至河子镇七十里”。
汉西域国名。都城鸟飞谷(在帕米尔北部,今吉尔吉斯斯坦南部萨雷塔什)。神爵二年(前60)后属西域都护府。西域古国名。汉时王治鸟飞谷,或谓在今帕米尔北部阿赖谷地一带。属西域都护。
在今广东电白县东电城镇。产海盐。清设盐课大使。民国时设场知事。
1913年改沧州置,属直隶津海道。治所即今河北沧州市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在河北省东南部。属沧州市。面积 1527 平方千米。人口65.8万。辖4镇、15乡(含4民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沧州市新华区。
明弘治四年 (1491) 以溧水县高淳镇置,属应天府。治所即今江苏高淳县。清属江宁府。民国初属江苏金陵道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在江苏省南京市南部,北临石臼湖,西南与安徽省接壤。属南京市。面积802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