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元之浯勒扎河。今蒙古国东方省乌勒吉河。《明太宗实录》:永乐八年(1410)五月,“戊寅,车驾至兀古儿扎,虏果先遁,乃驻兵河上,赐兀古儿扎河名清尘河,夜倍道追虏”。
在今西藏丁青县西北色扎一带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见清乾隆《西藏志·外番》。
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昭化县:马头渡“在县北三里。又县北十五里有赵销渡,县南五十里有漩口渡, 皆往来通道”。
即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。唐于此置屯门镇。宋为屯门寨。明置东莞千户所于此。
在今陕西铜川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九年 (384),“秦王坚自帅步骑二万以击后秦,军于赵氏坞”。义熙十二年 (416),“北地太守毛雍据赵氏坞以叛”。皆此。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境。东晋太元九
1949年3月当地解放后由临榆县析置,属辽西省。治所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。1952年划归河北省,由秦皇岛市管辖。1953年撤销并入秦皇岛市。旧市名。1949年由临榆县析置。治山海关西口(今河北秦
明置,属义州卫。即今辽宁义县西南八塔子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30:八塔堡在“(义州)城西南二十五里”。
西汉元狩二年 (前121) 置,治所在禄福县 (西晋改曰福禄,今甘肃酒泉市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疏勒河以东、高台县以西地区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酒泉郡注引应劭曰: “其水若酒,故曰酒泉。” 师古曰: “旧俗传
又称样渠头甸。宋大理置,属善巨郡。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改通安州。大理置,治今云南省丽江市。属善巨郡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为通安州。
即今四川资中县东沱江东岸苏家湾镇。民国《资中县续修资州志》卷2:“苏家乡旧名苏家湾。在县东二十五里。为水程要冲,商船络绎不绝。明有苏家寺。今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