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佛寺寨
即今河南镇平县南西北十七里石佛寺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11:同治三年(1864)十一月,“汤聘珍进屯石佛寺寨”。
即今河南镇平县南西北十七里石佛寺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11:同治三年(1864)十一月,“汤聘珍进屯石佛寺寨”。
北宋嘉祐七年 (1062) 置,属丰州。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北。北宋置,在今陕西省府谷县西北。
唐龙纪元年 (889) 置,治所在楼烦县 (今山西娄烦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娄烦县及静乐县东南部。北宋咸平五年 (1002) 移治静乐县 (今静乐县),熙宁三年 (1070) 废,十年 (1077) 复
亦名阔部。在今四川宁南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阔州: “昔仲由蒙之裔孙名科居此,因以名为号,后讹为阔。” 元至元九年 (1272) 设千户,二十六年 (1289) 改为阔州。大理置,治今四川省宁南县。元
即今甘肃通渭县南牛谷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“温谷水导平襄县南山温溪,东北流径平襄县故城南,……其水东南流历三堆南,又东流南屈历黄槐川,梗津渠,冬则辍流,春夏水盛则通川注渭。”下游今名散洛河。
即弘静县。在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附近。王仲荦《北周地理志》卷1:“《隋图经》云“宏静县本汉城,居河外三里,乃旧薄骨律仓城也。后魏立宏静镇,徙关东汉人以充屯田,隋立县。”即“弘静县”。
①即今云南云龙县西之沘江。汉至南朝称类水。《水经·若水注》: 类水 “出巂唐县,……类水西南流,曲折又北流,东至不韦县注兰仓水”。②今越南清化省马江。《水经·温水注》: “自九德通类口,水源从西北远荒
亦名先主祠、武侯祠。即今四川成都市南武侯祠。明张瀚 《松窗梦语》 卷2西游记: 成都城 “南门曰中和,桥曰万里。正南二里为昭烈祠,坊曰: ‘同伸大义’,中记昭烈,而孔明、关、张配之”。
一名五眼龙泉。在今甘肃兰州市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3兰州:皋兰堡有“兰泉”。
又名庆寿寺石窟。在今陕西彬县西二十里泾河南岸。建于唐贞观二年(628)。大佛窟平面呈半圆形,直径约21米,高30余米。大佛依山趺坐,高24米,两侧侍立二菩萨,各高5米,俗名“丈八佛”。窟壁雕大小佛及菩
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北。三国魏贾逵所开。《三国志·魏书 ·贾逵传》: 贾逵 “通运渠二百余里,所谓贾侯渠者也”。《水经·沙水注》: “沙水又南与广漕渠合,上承庞官陂,云邓艾所开也。虽水流废兴,沟渎尚夥。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