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乐平县:“石梯山在县东南六十里。石磴陡绝如梯。”②在今山西广灵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石梯山“在广灵县西二十里。为驿路所经。 自麓至岭,石阶天然。明嘉靖中高
①北宋景德三年 (1006) 以章丘县置,属济南府。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北章丘旧城 (绣惠镇)。熙宁三年 (1070) 废。②北宋大观元年 (1107) 置,治所在终南县 (今陕西周至县东终南镇)。金废
1916年析萝北县置,属黑龙江省黑河道。治所在温河镇(今黑龙江省嘉荫县西北乌云镇)。1929年改为乌云县。1916年由萝北县析置,治温河镇(今黑龙江嘉荫县乌云镇)。1929年升县。
1940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沂水、莒县二县析置,治张家山宋(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杨庄镇西南张家楼子)。1948年撤销,并入莒沂县。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以沂水县北部设县。治张家山(今沂水县东北
元至正十八年(1358)朱元璋改婺州路置,为中书分省治。治所在金华县(今浙江金华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金华江流域及兰溪、浦江诸市县。至正二十年(1360)朱元璋改为金华府。元至正十八年(1358年)朱
即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勐拉。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,设掌寨。光绪 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: 金平西南有猛喇砦长。
①三国魏黄初四年 (223) 改淮南国置,治所在寿春县 (今安徽寿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,巢湖、肥西以北,塘河以东,凤阳、滁州市以西地区。太和六年 (232) 为楚国,嘉平元年 (249)复为淮
即今广东云浮市北六十里六都镇。清设六都汛。
1929年置,属宁夏省。治所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(巴彦浩特镇) 西北锡林高勒苏木(紫泥湖村)。后废。1929年置,治紫泥湖(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锡林高勒苏木)。原属宁夏省。后裁撤。
在今安徽贵池市南二十里。以圆峰孤突,群山罗列而名。上有逻人石。李白诗“逻人横鸟道,江祖出鱼梁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