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浦镇

石浦镇

①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四十里石浦。北宋大中祥符间置巡检司于此。明景泰二年(1451)移千墩镇。

②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六十里石浦镇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石浦守御前、后二千户所。清废。


(1)在江苏省昆山市东南部、道褐浦两岸,东邻上海市。面积29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浦,人口 1800。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置石浦巡检司于此。镇以浦名,又名石川。1949年为石浦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9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及蘑菇、甘蔗等。特产“石浦薄粳”。有化工、电子、轻纺、服装、建材等厂。有公路通上海。(2)在浙江省象山县南部、象山半岛东南端,临石浦港。面积83.06平方千米。人口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浦,人口5万。早期沿溪建村,溪流入海处山岩直逼水中,故名石浦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置巡检司,二十年设石浦前、石浦后两千户所并筑城,为浙东抗倭要塞。有“浙洋中路重镇”之称。清道光三年(1823年)置石浦厅。宣统三年(1911年)废入南田县,并为县治;1913年属象山县。1932年置东来、南熏、西城、北平镇,1934年为东来、金山镇。次年合为石浦镇。海洋渔业发达。有造船、机械、冷冻、水产品加工等厂。东南濒石浦港,是著名渔港和重要商埠。建有“中国水产城”,贸易兴盛。公路通县城。有城隍庙、二湾摩崖石刻、沙头海滨浴场、渔山海景等名胜古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安戎城

    唐仪凤二年(677)筑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西地鹧鸪山东侧。一说马尔康县东境。吐蕃陷而据之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开元二十六年(738),“剑南节度使王昱筑两城于其侧,顿军蒲婆岭下,运资粮以逼之。吐蕃大发兵

  • 刘解镇

    又名流��。北宋置,属乐寿县。即今河北泊头市西北流��寺村。金属交河县。后废。

  • 八岭山

   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城)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江陵县:八岭山“在府西北三十五里。山上有八岭”。在湖北省江陵县城西北8千米处。因有崇岭八道得名。又因山势蜿蜒如龙称龙山,俗称八宝山。属荆山。南

  • 胡城

    在今陕西城固县西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汉水又东径胡城南。” 《水经注疏》 引 《蜀记》 云: “汉张骞使匈奴,与胡妻、堂邑父俱还,至汉中筑城居之,即此城也。”在今陕西省城固县西。相传西汉张骞使西域归

  • 偃师县

    西汉置,属河南郡。治所即今河南偃师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5: “武王伐纣,于此筑城,息偃戎师,因以名焉。” 西晋废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复置,属洛州。治所在今偃师市东南五里老城。大业初属河南郡。唐属

  • 轩辕丘

    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黄帝者,少典之子,姓公孙,名曰轩辕。”《索隐》案:“皇甫谧云:‘黄帝生于寿丘,长于姬水,因以为姓。居轩辕之丘, 因以为名, 又以为号’。”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

  • 普成县

    即普城县。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南一百二十里王河镇。《宋史· 地理志》 作 “普成”县。古县名。唐末改黄安县置,治今四川省剑阁县南。属剑州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废入普安县。

  • 板石镇

    即今江西安远县西北七十里板石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(1)古镇名。在今江西省安远县西北。清属赣州府。有巡检司驻防。(2)今镇名。(1)在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北部。面积95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

  • 徙多河

    亦作徒多河。即今新疆西南部叶尔羌河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喝盘陀 “治葱岭中,都城负徙多河”。此河在佛经中有私陀、私多、私他、斯陀、死多诸译。古水名。又作私陀、私多、私他、斯陀、死多、枲多。即今新疆维

  • 文井场

    即今四川蓬溪县北文井镇。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9:嘉庆五年(1800), 白莲教义军“渡江即掠蓬溪,魁伦遣宋射斗、阿哈保、百祥以兵三千进击,约自率后队四千继进。及朱射斗兵二千逐贼文井场,被围数重,众寡不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