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福州

福州

①唐置,为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罗富乡。北宋废。元复置,属庆远南丹安抚司。明洪武初废。

②唐开元十三年 (725) 改闽州置,治所在闽县(今福建福州市)。《元和志》 卷29福州: “因州西北福山为名。” 辖境相当今福建尤溪县北尤溪口以东的闽江流域和古田、屏南、福安、福鼎等市县以东地区。五代后辖境西南部缩小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长乐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福州。唐为福建节度使治。五代为闽都,一度改为长乐府。宋为福建路治。南宋景炎元年 (1276) 端宗即位于此,改为福安府。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复为福州,翌年升为福州路。1946年设福州市。宋、元以来海舶前往东南亚各地,常由此出海。

③南宋置,为特磨道治。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。元初废。

④辽置,属上京道。治所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东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福州: “国舅萧宁建。南征俘掠汉民,居北安平县故地。在原州北二十里,西北至上京七百八十里。户三百。” 金废。


(1)唐开元十三年(725年)改闽州置,治闽县(今福建福州市)。《元和郡县志》福州:“因州西北福山为名。”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尤溪县北尤溪口镇以东的闽江流域和古田、屏南、福安、福鼎等市县以东地区。五代后辖境西南部辖小。天宝至德间曾改为长乐郡。五代闽一度改为长乐府。唐为福建节度使治。五代为闽都。宋为福建路治,南宋景炎元年(1276年),端宗即位于此,易为福安府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复为福州,十五年升为福州路。宋元以来海舶前往东南亚各地,常由此出海。(2)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罗富。为黔州所领羁縻州。辖境即相当今南丹县西一带。宋仍为羁縻州,后废。(3)辽置,为上京道头下军州。治今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东。金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保城县

    ①南朝宋孝武帝时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南三十里。隋大业初废。②南齐改宝城县置,属北义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罗山县西。北魏正始元年 (504) 属齐安郡。南朝梁大通二年 (528) 属北义阳郡。东

  • 夏代国名。在今河南滑县东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 魏绛曰,“昔有夏之方衰也。后羿自鉏迁于穷石”。杜注: “鉏,羿本国名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57卫南县: “故鉏城在县东十五里。”

  • 文殊院

    又名妙圆塔院、信相寺、空林寺。相传建于南朝。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区西北文殊院街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二》:文殊院“在成都县西北,即妙圆塔院”。今寺为清康熙三十年(1691)重建。主要建筑有天王殿、三大士殿

  • 频峒隘

    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岳圩镇 (频峒隘)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: 频峒隘 “在归顺州东南六十里。……接越南高平府界,有兵防守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东南。清时设兵驻防。

  • 大侯长官司

    明永乐元年(1403)置,直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在大侯寨(即今云南云县)。宣德三年(1428)改大侯州。明永乐元年(1403年)析麓川平缅地置,治今云南省云县罗闸河南岸。直隶云南都司。宣德三年(1428年

  • 宝兴银场

    北宋属龙岩县,在今福建龙岩市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漳州龙岩县: “有大济、宝兴二银场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龙岩州》: 银场 “ 《县志》: 宝兴铅锡场,在县南龙津桥。今废为民居”。

  • 湖上办事处 (县级)

    1949年初由临城、凫山、峄县、鱼台、嘉祥及原江苏沛县、铜北等县所辖的微山、独山、昭阳、南阳四湖及沿湖村庄所置,属山东省。治夏镇 (今山东微山县)。1950年5月撤销,仍划入原属各县。1953年为了加

  • 乌石驿

    明洪武间置,属陵水县。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西。一说在今万宁县西南南桥黎族苗族乡。

  • 良安县

    即梁安县。南朝梁置,治所在今安徽绩溪县城东后外村。

  • 眉石北隘

    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南飞云江南岸沙园村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瑞安县: 眉石北隘 “在县东南沙园所东。东至大海,南会陌城寨,西至平阳所,北会陡门,极为冲要。嘉靖中,倭贼从此登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