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田岭
在今湖南永州市东北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56永州: 福田岭 “与黄溪相近。崖壁斗绝,中有孤峰峙立,望之一塔岿然,可千余丈,故 《志》 谓之阿育王塔,故名福田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作 “福田山”。
在今湖南永州市东北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56永州: 福田岭 “与黄溪相近。崖壁斗绝,中有孤峰峙立,望之一塔岿然,可千余丈,故 《志》 谓之阿育王塔,故名福田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作 “福田山”。
①东汉本初元年(146)改乐安国置,治所在高菀县(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)。西晋初改为乐安国,元康中复为郡。南朝宋移治千乘县(今山东广饶县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广饶、高青、寿光等县市地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南朝
即今江苏赣榆县治。清置巡司于此。为水陆冲要。1949年赣榆县迁治于此。(1)在江苏省赣榆县东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77平方千米。人口1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青口镇,人口6.5万。其地汉属青州,以“青
在今湖北咸丰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大田所:西北河在“所西二十里。有二溪合流,下入山洞中。其上有石如桥, 高十余丈, 名天生桥”。
即滹沱河。在今山西、河北二省境内。《周礼·职方》: “正北曰并州,其川虖池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河间国乐城县: “虖池别水首受虖池河,东至东光入虖池河。” 即此。
又作冈窑汛。在今江西星子县东北,东濒鄱阳湖。清时有把总驻防。
即今湖北崇阳县南青山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崇阳县: 高视河在 “县南五十里。汇山溪诸水,下流入于隽水”。
在今广东南海市北里水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: 金利砦在 “府西十五里。宋元时置砦于此。明洪武三年改置巡司”。
金置,属平乡县。即今河北广宗县治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“宪宗分洺水民户之半于武道镇,置司总管。五年以武道镇置广宗县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》 云: 《元史· 地理志》 中 “武道即道武之讹”。古镇名。
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)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七十六里余杭镇。东汉改属吴郡。三国吴宝鼎元年(266)属吴兴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为杭州治,次年徙州治钱塘县。大业初属余杭郡。唐属杭州。
在今广西岑溪县西北。明正统十二年(1447)置巡司于此。成化八年(1472)裁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西北。明正统十二年(1447年)于此置巡检司。成化八年(1472年)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