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禄江
①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之溶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怀远县: 福禄江 “自贵州永从县流径其中,至融县为融江,至柳城县为柳江”。
②即汉之潭水。今贵州东南部都柳江,为广西柳江上源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8黎平府: 福禄江 “源自苗地,至府西境为古州江,东至永从县南合彩江为福禄江,又东合大岩江为南江,流入于广西柳州界”。
①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之溶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怀远县: 福禄江 “自贵州永从县流径其中,至融县为融江,至柳城县为柳江”。
②即汉之潭水。今贵州东南部都柳江,为广西柳江上源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8黎平府: 福禄江 “源自苗地,至府西境为古州江,东至永从县南合彩江为福禄江,又东合大岩江为南江,流入于广西柳州界”。
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马鞍岛。见于清《海国闻见录》图。古岛屿名。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马鞍岛。见清《海国闻见录》。
即今广东梅州市南三角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嘉应州图:州南有三角。
在今湖南江永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5永州府: 掩水 “源出大掩山下,有石掩穴口,故名。东流与沲水合,经三江口与潇水、舜源水合”。
在今天津市武清县北,北运河东岸。清雍正九年 (1731) 设把总驻守。
即古大渥淀。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二》:大溵淀,“《通志》:大溵淀在新安县西北五里。周四十里, 即大渥淀”。清雍正四年(1726)疏渠泄水,营田数千顷,为膏腴之地。
在今江西金溪县西,与临川市交界处之灵谷山相接。上有王安石读书堂。王安石 《送黄吉父将赴南康官归金溪》 诗: “柘冈西路白云深”,指此。
在今广东普宁市北洪阳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普宁县:北关隘在“县城(今洪阳镇)北。城南有南关隘”。
①唐景福二年(893)改将水场置,属建州。即今福建顺昌县。五代闽龙启元年(后唐长兴四年,933)升县并改名顺昌县。②即今四川安岳县东二十里永顺乡。清道光《安岳县志》卷7:永顺场“即岳庆桥。在治东二十里
①西汉初置,治所在莒县 (今山东莒县)。文帝二年 (前178) 改为城阳国。东汉建武十三年(37) 并入琅邪国。建安三年 (198) 复置,三国魏移治东武县 (今山东诸城市)。西晋废。②北魏太和三年
元至元二十七年 (1290) 于蒙怜甸置蒙怜路军民总管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缅甸八莫稍南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改为府。后废。元至元二十七年(1290年)置,治今缅甸勐卯西。属云南行省。明洪武